摘要:把这几项数据拆开看,能看出公司在变阵。表面上营收破千亿、利润过五十亿,说明体量没问题,但里面不平衡很明显。运营商那一栏,国内投入缩水,把中兴在国内网络端的收入往下拉;不过别光看国内,海外生意在顶补,而且政企业务来了个大幅反弹——收入同比涨了大概130%,起了明
前三季度,中兴通讯实现营收1005.2亿元,归母净利润53.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8亿元。这组数字摆在那儿,能说明很多事。
把这几项数据拆开看,能看出公司在变阵。表面上营收破千亿、利润过五十亿,说明体量没问题,但里面不平衡很明显。运营商那一栏,国内投入缩水,把中兴在国内网络端的收入往下拉;不过别光看国内,海外生意在顶补,而且政企业务来了个大幅反弹——收入同比涨了大概130%,起了明显托底作用。消费者业务也没掉队,海外手机激活量比去年多了25%多,云电脑、家用终端这些产品线也在稳着长,说明公司不是单靠一条腿走路。
算力业务是这次报告里最亮的点,营收同比涨了大约180%,现在在整体营收里占到四分之一左右。再细看服务器和存储,收入暴涨约250%;数据中心产品也涨了约120%。说白了,中兴把赌注下在算力这块了,开始把服务器、存储、整套系统往外推。像阿里、腾讯、字节、百度、京东、美团、快手这些大客户,已经在它家设备上放入核心场景,说明厂商从实验室级别往生产级别过渡了。中兴的正交超节点、面向训练和推理的体系、自研的大容量交换芯片,这些东西能支撑起万卡、十万卡规模的集群。还有开源的Co‑Sight 2.0,被市场拿来快速搭行业级智能体,算是在行业圈里有了名片。
在网络这块,中兴在把AI往上搬。推出了AIR系列方案、AI万兆全光等,目标是让网络不只是连来连去,而是能“懂事儿”地把AI能力传递。公司还在空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前沿方向做布局,5G‑A也实现了商用上的突破。现在它家的5G基站和核心网发货量在全球排第二,固网产品总体市场份额也是第二位,光接入、光传输这些仍在评级里占优。所以网络底座还在,只是资金流向和投资节奏变了。
放眼家庭和个人端,这块贡献也不小,大概合计占到营收的四分之一左右。家庭终端年发货量已经突破一亿台,FTTR累计接近3000万套,PON CPE在全球排名第一,WiFi‑7 家庭终端出货也突破百万台。中兴在家里做了不少事,把AI能力塞进康养、教育、互动娱乐、全屋安防、家庭记忆这些场景,还推出了RoomPON 7.0全光中屏,想把家庭变成统一的交互入口。云终端这块,云电脑、二合一云笔电、云PAD等一起推,全球出货超过600万台,服务用户破1000万,国内市场占有率约44.5%,二合一云PAD前三季度销量超130万台。个人端新机也在推:努比亚Z80 Ultra主打拍照与游戏,红魔11Pro做风冷双散热,还有和三大运营商联手的机型和随身Wi‑Fi U30Pro这样的便携设备。可以看出,家庭与个人是双线发力,而不是泥沙俱下。
研发上没省力,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78.1亿元,约占营收的18%。这些钱花在芯片、自研整机、模块化和AI等方向,上面能看到实物:自研DPU、交换芯片、国产GPU互联方案都已经在产品里出现。也就是说投入不是表面功夫,能看到芯片上链到服务器再到集群的成套落地。
海外市场方面,中兴把目光投到拉美、北非、中亚等地,既做数据中心也做网络项目,力求把商用规模做起来。国内也有枢纽节点中标,说明国内外双线推进在同步进行。算力产品在国际市场也开始落地,通过和本地伙伴合作推动商用落地,这种做法更像是一步步把市场扎稳,而不是一头热冲过去。
企业内部也在动刀子。南京滨江工厂被认定为工信部的“卓越级智能工厂”,从以前的“数字滨江”往“智能滨江”升级;公司在数据治理上的能力也得了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的奖。这些内部改造并不是噱头,而是把生产线、流程、数据治理都当成可复制的样板来做。
当然,结构调整带来毛利率压力是事实。国内5G投资放缓,短期里网络产品的收入和利润会受影响,可公司选择继续投入,用AI把ICT底座升级,试图以算力和AI能力开辟新的收入口。具体动作包括稳住网络基本面、扩展算力业务、推动AI端侧能力升级。这会让短期毛利出现波动,但也是在押注未来能不能把算力和AI场景化落地做成规模。
在落地场景上,面向行业的AiCube DeepSeek智算一体机已经进入教育、医疗、汽车、钢铁、电力、水利、金融等领域;公司还把不同尺寸的终端组合成“大‑中‑小”屏矩阵,覆盖从客厅到移动办公的需求。移动互联方面,像G5 Max WiFi这种室内外复合型CPE也投放市场,强调节能和效率。
从报告里透露的节奏看,国内运营商投资放缓是大环境,政企业务和海外市场在补强收入。公司在调整收入结构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研发和产能的推进。列出来的一堆合作和交付,显示在芯片到整机、从家庭屏到数据中心、从国内枢纽到海外市场这些环节上都有动作。目标看起来也挺清楚:把算力推得更广、把AI能力下沉到行业和消费者端,让更多场景用得上。
接下来,中兴还会在技术和市场两头继续发力,把增加的算力能力和AI平台推向更多的应用场景,跑通更多商业化路径。
来源:山谷觅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