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后22.4秒还在挡拆冲击、贴身逼抢,两位边缘新秀把垃圾时间打成求生时刻,这一幕直接点燃“该不该在垃圾时间继续拼”的争议
最后22.4秒还在挡拆冲击、贴身逼抢,两位边缘新秀把垃圾时间打成求生时刻,这一幕直接点燃“该不该在垃圾时间继续拼”的争议
这场原本被预订成流量大战的湖人对开拓者,因为詹姆斯、东契奇等主力缺阵,镜头突然对准了同属里奇·保罗经纪体系的两位新人——杨瀚森和布朗尼
开拓者这边主力受伤、内线吃紧,锋线的塞布尔也缺阵,杨瀚森因此得到轮换口子;
湖人伤兵一片,布朗尼被推上替补主控位置
现实就这么简单,有空位你就上,至于准备好了没有,没人会问
两人都在首节过半被提前叫到场边
杨瀚森一落地就想要球,低位侧身、顺下吃饼、三分外拉,他都试了,可手感就是不在线;
对位内线时他硬顶造到一次犯规,罚球拿到全场唯一的1分
第二节再上,篮下强攻还是被封了回来
全场3投0中,三分2中0,2罚1中,8分36秒里留下了1分1板1次失误
布朗尼今天的标签是“替补主控”,但控球这碗饭真不容易
他在防守端态度积极,协防补位、拼抢篮板、追身盖帽都有镜头,可一到进攻端就显得拘谨,传球线路被读懂,强行推进被夹击,连续几次失误后更不敢出手
他19分41秒里2投0中,3篮板3助攻1抢断1盖帽,也有3次失误,没有得分
真正惹出话题的是最后那22.4秒
比分122比108,开拓者领先14分,按NBA多年的默契,大家差不多该把球运过半场耗时间
可杨瀚森依旧在高位张手要挡拆,想再跑一个回合,布朗尼那边还在前场缠着人防
有人说这不懂规矩,也有人说这叫珍惜饭碗
说实话,我更愿意给后者点个赞——轮换边缘的日子,哪有一秒钟可以浪费
赛后有媒体人感叹:两位Klutch潜力股的发挥不相上下
付政浩把数字摆出来:杨瀚森1分1板,布朗尼0分3板3助攻
数据不动听,但把场面还原,就能看见紧张、犹疑和那点子不服输
把视野拉远一点,这一届新人的开局普遍磕磕绊绊
状元弗拉格首秀被安排去打不熟的一号位,13投4中只拿10分10板,和前年的文班亚马首秀“30分钟40分15板3帽”一对比,难免被放大审视
第五顺位艾斯·贝利季前赛神勇,常规赛第一场却5投1中仅2分,选投被质疑
考辛斯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联盟现在讲位置less,可控卫从来不是随便能上手的位置
这话,布朗尼今晚应该格外有感
环境也变了
ESPN薪资专家Bobby Marks刚公布的新赛季薪资数据,工资帽涨到1.546亿美元,奢侈税线1.879亿美元,是历史最大单次涨幅
有统计显示,近三季“土豪线”球队里有七成能杀进分区半决赛,高投入和成绩强绑定,这让管理层对“试错”的耐心越来越少
直白点说,年轻人尤其是内线新人,机会短、要求高,一次上去就得给东西看
回到两位新人身上,现实挺冷
杨瀚森目前赛季场均2分,命中率还不到两成
开拓者已将罗威短期下放恢复训练,等他回归轮换,杨瀚森的时间还会被进一步压缩,甚至不排除去发展联盟把基本功再打磨一遍
这并不丢人,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湖人这边,布朗尼有父亲光环、也赶上球队伤病潮,短期内有缓冲期,可以现在的净影响看,他已接近“负资产”,如果进攻端没有起色,随时可能被移出轮换
你或许会问,努力在垃圾时间里“多打一回合”,究竟是冒犯还是职业?
我想起两个身影
一个是周琦,当年在火箭边缘徘徊,常规赛大多数时候只能打几分钟,偶尔防得漂亮,进攻端不稳,最后被裁,又在发展联盟折返,终究没在NBA站稳
另一个是范德比尔特,新秀赛季同样冷板凳,投篮命中率不到四成,被反复下放,几年后靠防守价值杀回主轮换,成了能在强队生存的角色球员
这两条路都真实,也都艰难
所以我不太愿意用“礼俗”去绑住新人
礼貌当然重要,但场上最重要的还是态度和执行,尤其当你的合同、你在教练心里的一票否决权,都系在一两个回合的选择上
杨瀚森最后时刻还在挡拆,说明他还想再试一次;
布朗尼在落后14分时继续贴防,说明他知道自己最能立足的地方
他们需要修的课一大堆:杨瀚森的对抗脚步、终结稳定性、外线选择,布朗尼的控场节奏、持球强度、投篮果决
但“还想再多打一回合”这件事,本身不该被嘲笑
球其实从来不会偏爱谁,它只偏爱那些在小机会里也不放弃的人
今晚的数据很冷,镜头里的皱眉和失望也都是真的
可你得承认,在充满奢侈税压力和短线结果主义的今天,年轻人愿意把垃圾时间当求生时间,是他们少有的主动
这不够让他们成为赢家,但也许能让他们再多一次被记住的机会
赢了122比108,开拓者收走比分,故事却才刚开头
下一次他们再被叫到场边时,希望不是因为伤病逼迫,而是因为教练真的需要你做成某件事
来源:花花爱看剧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