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39岁的张含韵在央视秋晚的水舞台上吟唱《相思遥》,弹幕突然炸出"这才是文化自信的打开方式"——这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真相:曾被资本贴上"过期甜妹"标签的她,用十五年完成对娱乐圈年龄歧视的绝地反击。
当39岁的张含韵在央视秋晚的水舞台上吟唱《相思遥》,弹幕突然炸出"这才是文化自信的打开方式"——这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真相:曾被资本贴上"过期甜妹"标签的她,用十五年完成对娱乐圈年龄歧视的绝地反击。
国风复兴下的"破圈样本"
对比同期超女集体陷入商演怀旧,《相思遥》3亿播放量折射出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消费升级。
网易云数据显示,其听众72%是18-25岁群体,他们用"电子供香"形容歌曲中古琴与电子乐的碰撞。
这种代际审美变迁,恰逢广电总局"去流量化"政策窗口期,让深耕传统文化的艺人迎来价值重估。
娱乐圈的"35岁魔咒"突围战
张含韵2018年参加《我就是演员》时遭遇"少女感消失"群嘲,却暗合了女性主义思潮的觉醒。
她在采访中坦言:"30岁后每接一个工作,都要先证明自己'不只会甜美'"。
这种困境实则是整个行业对中年女艺人的系统性矮化,而《相思遥》的爆红,恰似给困在"少女感"牢笼里的女星们撕开一道光。
从产品到作品:流量时代的价值转身
早年《酸酸甜甜就是我》的走红是唱片工业流水线的胜利,而《相思遥》的创作过程却像场行为艺术——推掉跨年晚会300万报价,用三个月工资请非遗传承人指导水袖功。
这种反资本逻辑的选择,意外踩中后疫情时代"慢美学"的传播密码。
抖音#国风奶奶翻跳相思遥#话题下,银发族与00后的破次元互动,让歌曲成为代际和解的情感货币。
当张含韵在歌词里写下"遥以相思寄东风",何尝不是对行业偏见的温柔反击?
这场跨越十五年的转型,早已超越个人奋斗史,成为丈量娱乐圈进步与否的标尺——当实力派不再需要"少女感"护体,才是文化市场真正的成年礼。
来源:明年再去想昵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