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6日晚至10月17日早,国内创新药共实现5项资产出海,总金额达42.66亿美元,分别涵盖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药物偶联物)、自免双抗、眼科双靶、靶向小分子等,BD密集落地。历史上,每年四季度也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
作为今年率先火起来的细分方向之一,创新药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创新药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又有新进展。
10月16日晚至10月17日早,国内创新药共实现5项资产出海,总金额达42.66亿美元,分别涵盖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药物偶联物)、自免双抗、眼科双靶、靶向小分子等,BD密集落地。历史上,每年四季度也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国际大型药企一般会在Q4集中花完全年的预算。(资料来源:西南证券-医药行业周报(10月13日-10月17日):创新药BD持续落地-2025年10月18日)
事实上,创新药长期向上趋势势不可挡。
首先,需求端的长期存在。
根据民政部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2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5%。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巨大的医疗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人均医疗支出是25-44岁人群的4-5倍。医药作为不可或缺的“必选消费”,其需求具有显著刚性。
其次,政策对创新药的发展在给予前所未有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药监红利”,从审评审批机制创新、医保支付等方面为创新药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这些并非短期刺激,而是国家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创新生态所做的长期性、系统性改革。
表:年内部分重要创新药支持政策整理
最后,产业突围。
医药魔方数据统计,2015年以来,我国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从3个增长至39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在研创新药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0.8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3%,预计2025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22万亿元。(资料来自大公国际:创新药行业深度解析——高热度背后的产业逻辑 )
“消费+科技”的双重属性,使创新药产业完美契合了内需提振、银发经济以及生命科技这三大时代趋势。
明确创新药的前景后,选择相关的指数基金布局更为精准。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港股与A股的创新药资产各具特色。
港股创新药汇聚港股创新药龙头标的,成分股大多具有“龙头效应显著+标的稀缺+基本面优质”的属性。港股与国际接轨更深的市场环境,使其能更直接地受益于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License-out)浪潮,持续吸引全球资金关注。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指数简称“科创生物”,指数代码:000683)则汇聚了境内最具突破性的创新药企,聚焦科创板、行业分布较集中、收益弹性较强、成长潜力较大,投资性价比凸显。
聚焦“硬科技”,科创生物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精选了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其他生物业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Wind数据显示,按申万二级行业分布权重看,截至2025年10月27日,该指数覆盖医疗器械(36.8%)、化学制药(36.6%)、生物制品(18.8%)等核心赛道,前三大行业合计权重超90%,形成医疗硬科技领域的技术协同网络。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27日;行业分类:申银万国二级行业。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以来医疗设备招投标持续回暖,随着库存逐步消耗,部分企业25Q3业绩有望反转。高值耗材过往受关税影响压制业绩和估值,关税缓和背景下估值修复机会大,出海潜力足。家用器械中的热门单品国内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国产龙头出海布局方兴未艾,业绩或呈加速复苏态势。
小盘成长风格,高成长性与高弹性并存:科创生物指数成分股流通市值在100亿以下的占比达34%,小市值成长风格突出,表现出较高的市场弹性,或能够提供高beta收益机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27日。
从业绩上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科创生物指数年内涨幅超37%。
目前全市场跟踪科创生物指数的ETF产品共有4只,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科创医药ETF(基金代码:588860)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合计为0.52%/年,其余3只均为0.60%/年,在同为跟踪科创生物指数的ETF中处于最低水平。
科创医药ETF是一只聚焦科创板的高弹性医药ETF,跟踪指数日涨跌幅可达20%。该基金精准覆盖境内医疗创新器械与创新药,具备明显的小盘成长风格,硬科技属性突出。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普惠性,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低成本、更灵活便捷的交易体验,科创医药ETF于近日进行了基金份额拆分,此次基金份额拆分比例为1:2,即每1份基金份额拆为2份。
截图来源:《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拆分结果的公告》,公告日期2025年10月27日。
要提醒一点,份额拆分对投资者账户总资产是没有影响的。基金份额就像你买水果的数量,单位净值就是价格,拆分后数量增加,价格降低,但总价还是原来的。
事实上,拆分对我们投资者可能反而是有利的,基金单位净值由较高水平降至更低水平,单笔交易成本随之降低,提高投资者交易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展望后市,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近期已呈现显著结构性修复趋势,但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2025年在支持引导商保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医药行业不仅专业门槛高,而且细分领域繁多。通过布局科创医药ETF,或许能够把握医药“硬科技”崛起带来的投资机会。
注: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代码:000683)2020年-2024年的年度业绩分别为42.33%、14.58%、-27.17%、-11.87%、-18.24%。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科创医药ETF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须谨慎。
来源:基尔摩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