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的文房四宝,墨,本是松烟的凝聚,是文明的深沉。笔,本是竹管的挺立,是风骨的象征。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兵器,是退笔成冢,池水尽墨的敬畏与修行。我们的文明,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靠的是一代代人对文化根脉的传承与守护。书法,作为这门文明最精粹的载体之一,其精神内核是
如果王羲之看到有人对着宣纸声嘶力竭地吼叫,如果颜真卿目睹有人用注射器射墨成画,会不会从古代穿越过来刀耕笔伐斥责这令人心寒的文化沦丧?
我们的文房四宝,墨,本是松烟的凝聚,是文明的深沉。笔,本是竹管的挺立,是风骨的象征。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兵器,是退笔成冢,池水尽墨的敬畏与修行。我们的文明,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靠的是一代代人对文化根脉的传承与守护。书法,作为这门文明最精粹的载体之一,其精神内核是守正,就是守护中正平和之气,守护文字书写之法。
看看现在这些所谓的现代书法圈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吼书者青筋暴起,状若疯癫,如同情绪的失控。射墨者着奇装异服,动作浮夸,泼洒的不是墨韵,而是流量的算计。这些跳梁小丑,正在系统地解构这种正,他们摧毁的不是几张纸,几滴墨,而是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根基。他们消费的是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朴素情感。他们用最粗暴的方式,践踏着最需要沉心静气来守护的瑰宝。当乱书射墨被冠以创新!这是艺术创作吗,这只能算是行为艺术碰瓷!
现在的文房四宝已难登大雅之堂,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书法界已经完全脱离了大众,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自以为是,他们掌握着话语体系。互相吹捧,将一堆毫无章法,混乱不堪的墨迹,解读出连创作者自己都未曾想过的深刻内涵。却不知真正的传世之作,无论是《兰亭序》的飘逸,还是《富春山居图》的浑厚,都是能跨越千年与我们灵魂共鸣。
他们从没想过在自己的领域去深耕去创作,而是通过一些疯颠行为搏流量吸眼球!吼书射墨之流,除了留下一地鸡毛和一时喧嚣,还能留下什么?书画的神圣早已被玷污,当艺术的评价标准从笔法,气韵,格调异化为流量,话题,价格,神圣的创作就沦为了一场利字当头的肮脏表演!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的书法,都是这般张牙舞爪,装神弄鬼,他们又该如何理解,什么是铁画银钩?什么是颜筋柳骨?当美丑不分,是非颠倒,文明的基石必将被击碎。
网友的批判从来不是艺术形式的争论,而是一场文化领域的正邪之战。有乱世佳人,也有乱世英雄,但更多的,是这些浑水摸鱼的“乱臣贼子”。我们每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普通人,都是守卫传统文化的最后防线。需要我们用关注和掌声去支持那些在砚台边默默耕耘的真正艺术家。对于吼书射墨之流,最好的态度就是不关注,不讨论,不传播,让它们在流量的荒漠中自生自灭。
来源:那一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