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相股份拟取消监事会并调整董事会结构 同步修订26项治理制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21:23 1

摘要:红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27,简称“红相股份”)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订的议案》及《关于制订、修订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公告显示,公司拟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并将董事

红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27,简称“红相股份”)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订的议案》及《关于制订、修订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公告显示,公司拟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并将董事会成员从7名增至8名,同时新增1名职工代表董事,公司治理结构迎来重大调整。

核心变动一:取消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督职能

为落实2024年7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25年3月修订)》要求,红相股份决定不再设置监事会,原监事会职权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议事规则》等相关制度相应废止。

公告指出,审计委员会将承担财务信息审核、内外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评价等原监事会核心职能。修订后,审计委员会成员为3名不在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董事,其中独立董事2名,召集人由会计专业人士担任,确保监督独立性。

核心变动二:董事会扩容至8人,新增职工代表董事

在治理结构优化中,公司董事会席位将从7名增至8名,新增1名职工代表董事,进一步强化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职工代表董事将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等形式民主选举产生,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此外,章程修订明确了董事离职管理、责任追偿等机制,规定董事辞任需向公司提交书面报告,公司收到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董事在任期内出现“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市场禁入期未满”等情形的,公司将解除其职务。

章程条款修订覆盖133项内容,强化合规与股东保护

本次《公司章程》修订涉及条款多达133项,重点围绕股东权利、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

股东权益保护:新增“股东滥用权利致公司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控股股东不得占用公司资金”等条款,明确关联交易回避表决程序及中小股东表决单独计票机制。 法定代表人责任:首次明确“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致他人损害的,公司承担责任后可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强化管理层责任约束。 财务规范:细化对外担保、财务资助审批权限,规定“单笔担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被资助对象资产负债率超70%”等情形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26项治理制度同步修订,7项需经股东大会表决

为配合章程修订,公司拟对26项内部治理制度进行制订或修订,涵盖股东会议事规则、关联交易决策、内部审计等关键领域。其中,《股东会议事规则》《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其余19项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修订后的治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责(如审计委员会审核财务报告、提名委员会遴选董事候选人等),并新增《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防范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制度》等,全面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后续安排:需经股东大会审议及工商变更

公告称,本次《公司章程》修订及部分治理制度修订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公司将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章程备案等事宜,修订后的章程及治理制度全文已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市场分析认为,红相股份此次治理结构调整是对新《公司法》的积极响应,通过“取消监事会+强化审计委员会”模式可提升决策效率,而职工代表董事的引入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为公司长期规范运作奠定基础。

序号拟修订的治理制度名称形式是否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股东会议事规则》修订是2《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是3《独立董事工作制度》修订是4《对外担保管理制度》修订是5《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修订是6《关联交易决策制度》修订是7《投资决策程序与规则》修订是8《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和买卖本公司股票管理制度》修订否9《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修订否10《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修订否11《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修订否12《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修订否13《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工作细则》修订否14《董事长职权管理制度》修订否15《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管理制度》修订否16《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制度》修订否17《子公司管理制度》修订否18《内部审计制度》修订否19《内部问责委员会议事规则》修订否20《内部问责制度》修订否21《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修订否22《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修订否23《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修订否24《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修订否25《总经理工作细则》修订否26《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制定否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