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歌声的故事】阿斯力汗·赵老齐与阿哈提·祖马喀孜共谱石油心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20:37 2

摘要:七十年前,一股炽热的油泉从荒凉的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唤醒了沉睡的大漠,也点燃了几代石油人的青春与梦想。自那以后,石油人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用汗水浇铸出今天的繁荣与辉煌。

油泉流淌成歌声

“你是父辈开拓的美丽家乡,亘古荒漠涌动着神奇油泉。克拉玛依你是那动人神话,你的名字传遍了四面八方……”

当一曲《油泉》缓缓奏响,旋律仿佛从地层深处流淌而出,带着炽烈与深情,穿越岁月、直抵人心。

七十年前,一股炽热的油泉从荒凉的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唤醒了沉睡的大漠,也点燃了几代石油人的青春与梦想。自那以后,石油人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用汗水浇铸出今天的繁荣与辉煌。

这首歌由阿斯力汗·赵老齐作词,阿哈提·祖马喀孜作曲。他们一个将记忆化作文字、一个把乡愁写进旋律,将父辈的石油精神与个人的生命体验熔铸在一起,让一座城市的成长故事在歌声中代代相传。

奶茶飘香夜 弦歌缔知音

阿斯力汗·赵老齐是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森香水岸社区的居民。年少时的他,总爱听长辈讲故事,喜欢随着节奏轻声哼唱,还喜欢弹奏冬不拉、吉他等乐器。他性格开朗,常常担任社区活动、婚礼庆典的主持人,用音乐和言语把人们的心紧紧相连。

阿哈提·祖马喀退休前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工作。从小,他就在父母的熏陶下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唱歌、弹奏乐器样样拿手。

1984年的一个夜晚,一场聚会成为他们两人相遇的契机。屋里飘着奶茶的香气,大家围坐成圈,歌声和笑语在温暖的氛围中流转。就在这时,阿斯力汗·赵老齐的手指拨动了冬不拉的琴弦,一段深情的旋律流淌而出;阿哈提·祖马喀孜随即应和而歌,嗓音浑厚。琴声与歌声交织的那一刻,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人,在音乐的牵引下紧密相连。

从此,音乐成了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也成为承载这段跨越四十载友谊的桥梁。

异乡夜深沉 电波寄乡愁

2022年1月,阿哈提·祖马喀孜远赴喀什地区莎车县开展驻村工作。白天的他忙于工作,而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笼罩,一股深深的孤独感便悄然袭来。他思念家乡的风,呼啸在克拉玛依旷野上的风;他思念家乡的灯火,把炼油厂照得亮如白昼的灯火;他思念家乡的油泉,涌动在井架旁的土地里——那片深植于他血脉深处的热土,在每一个他乡的深夜,愈发清晰地灼烫着他的心。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对家乡的思念就像潮水一样涌来。”阿哈提·祖马喀孜说,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但他明白,音乐可以承载。于是,一个念头在心底生根:要把这份乡愁谱写成歌。

一个深夜,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阿斯力汗·赵老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朋友静静地听完了他的想法,随后坚定地回答:“这个主意太好了,咱们一定要把它创作出来。”

于是,一人远在南疆,将思念谱成曲调;一人坚守油城,用热爱创作歌词。他们通过电话与微信沟通协作,旋律与词句在无形的网络间往复穿梭,交织成章。

词凝石油魂 曲融民族声

克拉玛依区首届“一社一特”展演活动现场,歌手在演唱《油泉》。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油泉》不仅仅是阿斯力汗·赵老齐和阿哈提·祖马喀孜两个人的合作,更承载着一代石油人的集体记忆与精神追求。

阿斯力汗·赵老齐在写词时,始终抱着一个坚定的想法:要歌颂老一辈石油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回忆起儿时的一幕——自治区作家协会的一位作家到家中采访他的父亲,写下了关于克拉玛依的故事。那一刻,阿斯力汗·赵老齐第一次意识到,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如此厚重。

“从那天起,我天天追着爸爸问,克拉玛依是何年何月发现油田的?这里的过去是怎样的?”阿斯力汗·赵老齐说。这些儿时的追问,伴随他的成长,最终在四十年后化作《油泉》中真挚而滚烫的词句,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情感纽带。

而阿哈提·祖马喀孜在创作中的坚持,则是融合式的音乐表达方式——把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他希望谱曲旋律中既能体现民族的根脉,又能与新时代的听众同频。

正是因为共同的坚持和目标,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位老友用一份乡愁和一份执着,让《油泉》逐渐丰满并最终成形。

一曲动全城 油泉永流淌

创作完成后,最大的难题是——由谁来演唱?这是歌曲走向大众的关键一步。

在市文联的鼎力支持下,人选最终确定:由西部计划志愿者古丽波森·加斯波拉提与来自克拉玛依首支摇滚乐队“穿山甲”的贝斯手唐斌共同演绎。两人的深情与奔放,像是把石油人的坚韧和青春的热烈融合在了一起。

2024年5月1日,《油泉》在乌尔禾区迎来首唱。歌曲一经推出,便迅速引起热烈反响,相继登上“学习强国”“克拉玛依零距离”“白碱滩零距离”等多个平台,更是在克拉玛依火车站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了一年。南来北往的旅客们,常常在这动人的旋律中驻足,聆听这座油城的深情自白。

后来,《油泉》入选“克拉玛依专属歌单”热门歌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音乐名片。

阿斯力汗·赵老齐说:“时间越长,我越喜欢这首歌。它在各族同胞中广泛流传,很多人都在翻唱。这让我深深感到,我们是克拉玛依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阿哈提·祖马喀孜常常在朋友聚会或是热闹的庆典上深情弹唱这首《油泉》。对他而言,《油泉》早已不只是一首作品,更是一条穿越时空的归乡之路。他动情地说:“这首歌里装的是我对克拉玛依全部的思念。以前想家的时候,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但现在,只要旋律响起,只要我也跟着唱起——就好像风又吹过油田、灯火又点亮夜空,家乡从未远离。”

这汩汩有声的旋律,自荒漠深处涌动,从心底流淌而出,最终汇入万千人的记忆长河。

这,就是《油泉》的故事。它唱的是一首歌,唱的也是几代石油人的坚守;它诞生于两个音乐人的深情,却属于整个城市。

油泉,终将流淌不息。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王金

来源:克拉玛依零距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