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也是否疑惑,为什么有些看似“没怎么练”的学员,却能轻松一次性通过?
你是否在驾校里见过这样的学员?
他们练车最勤奋,汗水流得最多,但考试却屡屡挂科。
你也是否疑惑,为什么有些看似“没怎么练”的学员,却能轻松一次性通过?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教练,
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驾考,考的不仅是操作,更是心性与格局。今天,就用一段充满智慧的话,为你点破迷津。
很喜欢的一段话,分享给你,与你共勉!
这段话,同样完美诠释了驾考通关的四层境界。
“人没钱的时候,把勤奋舍出去,钱就来了。”
对于刚接触驾驶的学员来说,你的“资本”就是时间和汗水。
但很多学员误解了“勤奋”——它不等于在训练场上机械地重复一整天。
真正的“天道酬勤”是:
· 舍得花时间去“理解”:理解每一个点位背后的原理,理解离合器半联动的感觉,而不是死记硬背。
· 舍得放下“面子”去问: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刻、马上问教练,不要因为害羞而糊弄自己。
· 舍得用“空杯心态”去纠正: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操作,并针对性练习。
当你把勤奋用在这些“刀刃”上,扎实的基本功自然随之而来。
小王的“顿悟”
我有个学员叫小王,是训练场上最勤奋的人。
别人练两圈,他非要练四圈,汗水流得比谁都多。
但他有个毛病——只动手,不动脑。
倒库的点位,他死记“看到那条线就打方向”,但从来不想为什么。
结果就是,今天练得好,明天全忘光,状态起伏不定。
他非常苦恼,觉得自己是不是“天生不适合开车”。
后来,我让他停下来,别练了。
我带他下车,指着车轮问他:
“你看,为什么是这个点?
车和库角是什么几何关系?
如果你车速快一点,这个点应该早打还是晚打?”
那一刻,他愣住了,然后眼睛一下子亮了。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不是在“练”车,而是在“看”车、在想原理。
从那以后,他的倒库再也没有出过问题。
教练点睛:
小王的故事告诉我们,驾考的第一层突破,不在于你轮子转了多少圈,
而在于你的脑子转了多少圈。
把“勤奋”舍出去,换回对原理的“理解”,基础就牢了。
“当有钱的时候,把钱舍出去,人就来了。”
在驾校,你的“财”不是金钱,而是你学到的经验和积累的善意。
有些学员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怕别人学了自己的技巧。
真正聪明的学员懂得“轻财聚人”:
学员李姐是个热心肠,但她自己车感并不好。
同期有个小伙子,车感好但很内向,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
李姐发现小伙子侧方停车特别准,就主动去问:“帅哥,你这个右打死是怎么看得那么准的?教教我呗?”
这一问,打开了话匣子。
小伙子分享了他的窍门,李姐也把自己总结的“曲线行驶如何不压线”的口诀分享给了他。
从此,他们俩成了互帮互助的学车搭档。
一个负责技术指导,一个负责心态疏导。
考试那天,李姐紧张得手心冒汗,
那个小伙子在旁边轻轻说了句:
“李姐,没事,就跟咱俩平时练的一样。”
就这么一句话,李姐的心一下就定了下来,两人都一把通过。
教练点睛:
李姐舍得把自己的“经验财富”分享出去,
收获的不仅是一个技巧,
更是一个战友和一份在考场上千金难买的踏实心态。
· 主动分享:把你发现的小技巧、新体会分享给同期学员。
· 互助观察:帮别人看点位,在观察他人操作时,其实也是在复盘和巩固自己的知识。
· 营造氛围:当你成为一个乐于分享的人,你会发现整个学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
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开放的心态,是你在考场上克服紧张的“定心丸”。
“当有人的时候,把爱舍出去,事业就来了。”
这里“爱”,指的是尊重、责任和敬畏。
当你与教练、同学甚至车辆都建立起良好关系时,你要舍得付出你的“爱”。
如何“厚德载物”?
· 尊重你的教练:认真听讲,尊重他的付出。
· 爱护训练车辆:像对待自己的车一样,轻踩轻放。
· 敬畏考试规则:把安全驾驶意识刻在心里,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
你的“德行”会被所有人感受到。
一个有责任、有礼貌的学员,
在紧张的考场上,甚至可能收获安全员一个善意的眼神或轻微的提示,
这常常就是压垮挂科压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当事业成功之后,把智慧舍出去,喜悦就来了。”
当你顺利拿到驾照,这并非终点,而是真正驾驶生涯的起点。
此时的“格局”是:
· 把在驾校学到的安全理念,内化为一生的驾驶习惯。
· 把你走过的弯路、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后来学车的朋友和家人。
· 在路上,成为一个礼让行人、心平气和的司机。
这时,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驾驶的自由,更是内心的平静和一生的安全。
这份喜悦,远超于一纸驾照。
回头看看,从第一层的“拼命练习”,
到第二层的“分享互助”,
再到第三层的“敬畏责任”,
最后到第四层的“传播安全”。
这正是一个学员格局不断放大的过程。
1️⃣ 第一层·基础关
你是否清楚“半联动”时发动机转速是多少?A. 不知道(0分)B. 约800转(5分)C. 能听声音判断(10分)2️⃣ 第二层·心态关
看到同车学员操作失误,你会:A. 暗自庆幸(0分)B. 默默观察(5分)C. 主动指出并讨论(10分)3️⃣ 第三层·敬畏关
练车结束是否会复位座椅/后视镜?A. 从不(0分)B. 偶尔(5分)C. 每次(10分)4️⃣ 第四层·安全关
超车时,你第一反应是:A. 直接变道(0分)B. 看后视镜(5分)C. 镜+盲区+打灯(10分)分数解读:
0-20分:还在“技术焦虑期”,建议多问教练原理21-30分:有格局意识,需加强实践31-40分:高手境界!适合带新人记住:
技术参数决定你开得多快,但格局决定你开得多远、多稳。
决定你驾考上线的不是操作能力,而是你的驾驶格局。
放大你的格局,你的驾考之路,将不可思议地顺利。
亲爱的读者,你现在正处于哪一层境界呢?又因为什么而在驾考中感到困惑?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学车故事,
或许我的下一篇文章就能为你解答!
---
我是赵教练,一个8年来一直从事科目二科目三培训工作的沈阳教练。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每一位正在为驾照奋斗的学员!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来源:赵东方教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