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乏力、活动能力变化……“10问筛查”正推进成为本市地方卫生标准,适合长期监测!大家一起来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0:09 1

摘要:为什么同样是60岁,有些人看上去像40岁,而有些人却看上去像80岁?为什么有些90岁的老人可以跑完“全马”?明天就是重阳节,“上海健康播报”第十期发布会,主题是“健康老龄,活力晚晴”。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全国最高、国际先进,上海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专家们透露,

为什么同样是60岁,有些人看上去像40岁,而有些人却看上去像80岁?为什么有些90岁的老人可以跑完“全马”?明天就是重阳节,“上海健康播报”第十期发布会,主题是“健康老龄,活力晚晴”。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全国最高、国际先进,上海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专家们透露,在提倡健康老龄化的当下,大家要科学认识“衰老”这件事,正确认识“生物学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专家们从专业评估中提炼出10个关键问题,如身体乏力、活动能力变化等。目前“10问筛查”正推进成为本市地方卫生标准,适合长期监测。
在疾病发生前,干预衰老进程

面对快速老龄化,我们不仅关注“生命的长度”,更重要是“生命的质量”。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特别提出,在二三十岁机能从高峰到下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危险节点——“衰弱”。它不是单一疾病,而是身体机能快速减退的一种状态,也是连接衰老与疾病的关键桥梁。长寿医学的逻辑起点是在疾病发生前,干预衰老进程。如营养干预,专业指导帮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建立科学饮食结构,为身体机能维持提供基础保障;又如抗阻运动,有助延缓肌肉流失和力量下降;同时提醒特别注重心态调整,尤其当退休后或孩子不在身边,及时缓解孤独感、沮丧感,保持积极心态;针对睡眠时间变短、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提供具体指导,如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等。如果能在衰弱早期就筛查出来,用科学手段及时干预,就能有效避免跌倒、多种疾病并发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对于衰老,有没有一些简单的评估方法?保志军介绍,

已经搭建相关网站,通过网页或微信就能使用核心评估工具。比如听力简易检测,网站提供不同频率的音频(50赫兹、100赫兹、200赫兹等),点击即可播放。如果在5个不同频率的声音里只能听到3个或更少,提示听力可能存在部分损害,建议到医院进一步就诊。

此外,从专业评估中提炼出10个关键问题,如身体乏力、活动能力变化等。线上答题后,5分钟内就能初步判断衰弱情况。若10个问题全为阴性,可排除约40%的衰弱风险,暂时无需进一步检查;若有1个及以上问题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衰弱倾向,建议到医院专业评估。目前“10问筛查”正推进成为本市地方卫生标准,适合长期监测。

肌肉流失是衰弱的重要信号,一个简单的居家评估方法可判断肌肉含量是否充足。用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比对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小腿围明显比“手指圈”粗,说明肌肉含量基本正常;如果小腿围明显小于“手指圈”,可能存在肌肉量不足的情况,需警惕衰弱风险。

生物学年龄比身份证年龄大,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升高

人体实际存在两个年龄——身份证上的时序年龄和反映真实健康状况的生物学年龄。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洪维介绍,身份证年龄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生物学年龄反映细胞真实的水平、身体器官功能状态、各项躯体活动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基因,如果家里有长寿基因,这类人群的生物学年龄往往比同龄人更年轻。

如何综合评估身体“衰老”水平?

通过检测端粒长度(评估细胞寿命的一种方法),以及表观遗传学的一些指标,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等,结合健康体检、量表问卷和数据模型,能客观反应健康状态。

如果生物学年龄比身份证年龄大,那么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就会显著升高。例如,40多岁的男性若长期抽烟、酗酒、熬夜、久坐、工作压力大,他的器官功能可能会超过60岁,血管更可能加速老化超过75岁,且可能发生心梗,这就是“未老先衰”。

不少60多岁的活力老人,得益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检查,并有丰富的爱好,如唱歌、园艺、旅游,整个人的精气神和体检指标比40岁的人还要好。

主动健康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让身体器官和功能比实际年龄更年轻。同时,不忽视心理年龄,保持好奇心,乐于接触新事物,持续思考,有助降低生物学年龄。“老”不等于“衰”,最好的状态是“老而不衰”。

这几个养生原则供“老宝宝”们参考

如何从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方面入手做好主动健康管理,延缓衰老,有没有简单原则?

洪维给出了几个养生原则供“老宝宝”们参考:

一是吃得好。每天3拳主食、2把蔬菜、2掌心荤菜、1拳头水果、1个鸡蛋、2杯牛奶、1勺油。尤其保证蛋白质充足,食物多样,每周25种食物,规律进食,不过饱过饥,烹饪尽量少油少盐。

二是睡得香。每天10点左右入睡,保持6-7小时睡眠,深度睡眠不少于4小时。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天按时上下床,不赖床。睡前一小时做到“三不”:不剧烈运动,不吃零食,不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睡前可以听一点助眠的轻音乐。

三是动得勤。老年人适合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动”是指有氧运动,最简单的就是快走,每天7000步左右,如果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步速可以快一点(100步/分),步子可以大一点;其他如游泳、打球、慢跑等,也是很好的有氧运动。“静”是指抗阻运动,训练肌肉,如靠墙俯卧撑、八段锦、举水瓶、弹力带等;平衡锻炼,如扶椅单腿站、走猫步等,有效预防跌倒;做手指操,如“一枪打几个”,让大脑一起锻炼。运动要持之以恒,每天至少30分钟,循序而进、量力而行,运动前要热身,避免过度激烈运动和大汗淋漓。

四是想得开。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造成的抑郁焦虑症,在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而很多90岁、100岁的健康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态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多参加团体活动,比如唱歌、跳广场舞、旅游、读书会等,建立自己的老年社交圈。

对于面部衰老有较大改善需求的老年人,专家们也给出了方案

现在爱美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有哪些合适的抗衰美容方案?对于面部衰老有较大改善需求的老年人,上海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整形外科副主任邢书亮建议采用“光电紧肤+精准填充+必要时眼周或面部提升手术”的联合方案,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安全优雅地找回更自信、更精神的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衰老是复合性的,包括皮肤松弛、脂肪垫流失下垂、骨质吸收等。因此,老年人的整形美容方案必须是综合、分层、个性化、适老化的。对于初老或追求轻微改善的老年爱美人士,首推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与光电技术方案,有几类:一是射频类医美项目,比如热玛吉、热拉提,能有效改善皮肤松弛、下垂;二是点阵激光及超光子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斑、日光性角化、细纹、毛孔粗大等光老化现象;三是注射除皱技术,可实现无创除皱,过程安全快捷;其他还有自体脂肪或玻尿酸填充,以及水光针皮肤补水等项目。

对于希望改善面部松弛、下垂严重的老年爱美人士,当光电和注射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时,考虑采用“适老化”的微创手术方案,有几类:

一是眼周年轻化手术,这是目前临床上老年人需求最多的项目;二是上眼睑成形术,可去除多余松弛的皮肤和脂肪;三是下眼袋切除术,能有效改善眼袋和泪沟;四是面部提升手术,是解决中下面部严重松弛的“金标准”。

需注意的是,手术前一定要向专家咨询。整形美容手术前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术前评估,获取多学科“医疗许可”,清楚掌握患者所有用药(包括保健品)。尤其对于抗凝药,需与心内科医生协商后,在绝对安全的窗口期内停药。对于身体状况复杂的老年人,倾向于热玛吉、射频紧肤、点阵激光等无创项目,或眼周手术等局麻下可完成的时间短、创伤小的手术。严格规避不必要的全麻手术,避免多项目联合的“大手术”,审慎对待注射填充。同时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术后护理的细节,进行密切随访。

来源:周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