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物应对伤痛的方式多种多样。迄今为止,关于动物使用生物活性物质处理伤口的证据仍属罕见。然而,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黑猩猩用药用植物处理伤口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动物应对伤痛的方式多种多样。迄今为止,关于动物使用生物活性物质处理伤口的证据仍属罕见。然而,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黑猩猩用药用植物处理伤口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线索。
例如,黑猩猩会舔舐伤口,有时还会将树叶按压在伤口上,但这些行为机制仍未完全明晰。研究人员尚不清楚此类行为的发生频率、是否具有主动性,以及黑猩猩应对伤口时能展现多少创造力。
近期在东非**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Kibale National Park)**进行的野外观察,正揭示这些动物应对伤口的独特方式。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Universität Osnabrück)博士后研究员、灵长类学家凯拉·科尔夫(Klaia Korf)表示,她对黑猩猩的认知与社会生活充满兴趣,更着迷于它们的疾病相关行为如何揭示人类关怀与同理心的进化起源。黑猩猩是我们最亲近的现存亲属,通过理解它们,能获得关于自身的诸多启示。
在乌干达开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五次观察到黑猩猩将昆虫敷于自身开放性伤口,其中一次还为其他个体进行治疗。
昆虫敷贴等行为表明,黑猩猩受伤时并非被动接受。它们会主动探索环境,有时独自尝试,偶尔与同伴协作。虽然不宜草率将其称为“医疗行为”,但确实显示它们能以富有创造力且有时协作的方式应对伤口。
每项新发现都揭示黑猩猩更多特质,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应对伤痛与照护本能的共同进化根源。
研究人员在森林观察记录行为时偶然发现昆虫敷疗现象,但特别关注了有开放性伤口的个体。
亚成年黑猩猩达米安进行昆虫敷疗。
所有观察案例中,行为序列均显刻意:黑猩猩捕获不明飞行昆虫,用嘴唇或手指固定后直接按压于开放性伤口。同一昆虫有时会被反复使用数次,偶尔经短暂含入口中后弃置。其他黑猩猩常密切观察此过程,似乎带着好奇心。
该行为多针对黑猩猩自身的开放性伤口。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有只青春期雌性曾将昆虫敷于其兄弟的伤口。对同一群体的研究表明,黑猩猩也会用树叶为非亲属成员擦拭伤口,这引发了疑问:这些黑猩猩的昆虫敷疗行为是否同样可能超越家族成员范围?无论面向亲属还是他人,这类照护行为都揭示了同理心与合作精神的早期根基。
该行为序列与非洲加蓬中部黑猩猩的昆虫敷料行为高度相似。这种相似性表明,昆虫敷料可能是黑猩猩比以往认知中更为普遍的行为。
基巴莱国家公园的发现拓展了我们对黑猩猩伤口处理方式的认知。它们并非放任伤口不管,有时会采取看似刻意且有针对性的行为。
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这种行为可能具有何种功能?研究人员已知黑猩猩会刻意利用植物改善健康:吞食粗糙叶片以排出肠道寄生虫,或咀嚼苦涩嫩芽以达到可能的抗寄生虫效果。
然而昆虫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将昆虫按压在伤口上能加速愈合或减少感染。虽然许多昆虫确实能产生抗菌或抗炎物质,但这一可能性仍需科学验证。
现阶段研究人员能确认的是,这种行为具有明确目标、规律性和刻意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有记录显示个别个体曾主动将昆虫转移到其他个体身上。黑猩猩虽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但主动互助行为却相对罕见。除众所周知的梳理毛发、分享食物及战斗支援等行为外,将昆虫敷于同胞伤口的行为暗示着另一种关怀形式——这种关怀不仅维系着群体关系,更可能改善同伴的身体状况。
成年雄性韦恩(右)观察成年雄性加里森(左)。
这种行为引发若干重大疑问。若昆虫敷贴确具药效,或可解释黑猩猩的动机。进而引出行为起源之谜:它们是通过观察习得,还是自发形成?由此衍生选择性问题——它们是否选择特定飞虫?若然,群体中其他成员是否会效仿?
在人类传统医学(昆虫疗法)中,蜜蜂和绿头苍蝇等飞虫因其抗菌或抗炎功效而备受重视。黑猩猩使用的昆虫是否具有类似功效仍有待研究。
最后,若黑猩猩确实在应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昆虫,有时甚至将昆虫置于同伴伤口上,这可能代表着主动帮助行为,甚至是利他行为。(该术语指代惠及他人而非行为主体自身的行为)
在基巴莱国家公园观察黑猩猩捕捉飞虫并轻柔按压于开放性伤口的行为,让我们意识到其能力仍有待深入探索。这也为日益增多的证据增添佐证——关怀与疗愈行为的根源可追溯至更久远的进化时期。
若昆虫疗法确具药用价值,则更凸显保护黑猩猩及其栖息地的紧迫性。而这些栖息地恰恰守护着能促进黑猩猩健康的昆虫种群。
黑猩猩用昆虫治疗伤口的细节,以一种令人动容的方式,打破了我们关于“医疗”和“关怀”只属于人类的傲慢界限。当一只青春期的雌性黑猩猩,将一只小小的飞虫轻柔地按压到兄弟的伤口上时,这种行为所传递出的信号,远超简单的生物反应。
它暗示着一种超越本能的、对同伴痛苦的感知与主动干预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构成了我们人类道德感和同理心的基石。这提醒着观察者,在进化长河中,关怀的种子早已在更早期的物种中播下。而这些宝贵的行为文化,正随着它们栖息地的不断萎缩而面临风险,每一只昆虫、每一片森林,都可能是它们“药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也有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科学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