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姑娘,花十年做一件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20:00 1

摘要:出生在哈尔滨的李大美,对这种冷再熟悉不过。小时候,气温动辄零下三十度,大多数人出门都用羽绒服和厚棉裤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温暖是有了,却也少了轻盈。她总羡慕那些能在冬天穿得好看又保暖的人。

采访、撰文 | 芝士咸鱼

十点人物志原创

东北的冬天冷得彻骨,寒风能钻进骨头缝里。

出生在哈尔滨的李大美,对这种冷再熟悉不过。小时候,气温动辄零下三十度,大多数人出门都用羽绒服和厚棉裤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温暖是有了,却也少了轻盈。她总羡慕那些能在冬天穿得好看又保暖的人。

长大后,她开始做女装生意,慢慢有了能力买自己喜欢的衣服。2003年冬天,李大美买下人生中第一件羊绒大衣。她还记得那是件咖啡色短款,柔软的手感和利落的版型,让她一眼就喜欢上了。只是价签上6000元的数字,让她犹豫了很久。因为那天是她的生日,最终还是咬咬牙买下。

穿上那件大衣,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羊绒的温度:轻柔、细腻,却能抵御呼啸的寒风。也正是从那时起,李大美心里埋下一个念头:“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做出这样的羊绒大衣,让普通人都穿得起就好了。”

二十年后,她真的做到了。

二十年女装从业者的“小目标”

镜头前的李大美,留一头干练短发,身穿合体大衣,气场十足。她说话干脆利落,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与亲切,粉丝们隔着屏幕也觉得像在唠家常,亲昵地叫她“大美”。

介绍大衣时,她从不堆砌话术,也不刻意模仿网红腔。她认为,一些店家把细节描述得天花乱坠,反倒显得多余。“衣服本来就有口袋,干嘛要讲得那么高端?”她更愿意直接告诉观众:这件衣服是什么材质、羊绒含量多少、多少钱,喜欢就买。

李大美的抖音账号@李大美高端羊绒工厂店,背景是正在生产大衣的流程

这是李大美踏入女装行业的第二十三年。她天生对做服装充满热忱,刚开始,她在东北老家卖女装,为了拿最新款,她坚持从广州进货,那里是全国女装的风向标。随着进货次数增多,她意识到这里的市场远比想象中更为广阔。

不到20岁,李大美便独自南下,从哈尔滨奔赴3000多公里外的广州。她承包了七个档口,卖外套、T恤、裙子,在批发市场摸爬滚打十多年,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同行称她“李总”,按照时髦的话说,她在二十年前已经活成了“大女主”。

李大美在广州开档口时和员工的合照

生意顺风顺水,但她始终惦记着那个“小目标”:做高品质、保暖又实惠的羊绒大衣,让普通人也穿得起。

2016年,她开始尝试做羊绒生意,起初在江苏昆山做批发,一件大衣拿货价就要500到700元,层层加价后,消费者买到手价格翻倍。更让她不满的是,当时的大衣款式老旧,颜色单调,缺乏创新。

凭借十多年做女装的经验,李大美看到了机会。她决定带领团队常驻昆山,亲自参与打版、设计与生产,打破羊绒市场“成本高、主料辅料选择有限”的困局。

她在广州这座服装行业的发源地待了十多年,多年的审美积累和服装经验给了她很大的信心,且拥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与在广州做档口时每天要推出新款的快节奏不同,大衣的款式更新相对缓慢。她回忆道:“当时我觉得做羊绒大衣应该很简单。”

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初到昆山,人生地不熟,横亘在她面前的是多重难题:她带来的设计师擅长时装,而时装需要修身,大衣讲究气场。按时装思路设计的大衣样板一出来,李大美就觉得不对,“无论怎么看都有时装的影子,显得太小气。”

更大的难题是供应链。她没有本地客户,也没有合作工厂。几经辗转,通过朋友介绍,才找到一家老旧加工厂暂用。

就在计划投入生产前,李大美回家后接到了打版师的电话,被告知有人潜入厂里“仿版”。李大美清楚,款式是服装的灵魂。一听到消息,她第二天便从厂里拉回所有样板,决定自建工厂,从源头掌控生产与品质。

厂里的员工们正在备货

前期投入巨大,但她没退缩。李大美带着团队重新调整设计思路,选用当时优质的短顺羊绒面料,兼具保暖与轻盈。由于自有工厂,款式和颜色更新更灵活,产品在市场上显得格外新颖。

2017年,李大美团队做的第一批羊绒大衣上市,品质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定价却依旧保持在几百元区间。“我就是想做好货,让普通人也能穿得上,这是我的初衷。”她说。

结果并未让她失望。正式做羊绒大衣的那一年,李大美和她的工厂便在昆山大衣市场一炮而红,订单不断。

“直播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原本,李大美工厂的订单量稳步上升,生意顺得让她自己都感到意外。一路顺遂,也让她的目标更大了,她开始筹划扩大库存、增加销售,想趁势把生意做得更大。

做大衣讲究提前布局。面料和版型要提前半年确定,成衣也得赶在旺季前完成。凭着多年经验,李大美总能敏锐判断当年流行的款式与面料。方向一确定,她果断加大投入。三年前的冬天,她提前备下了价值两千万元的库存,满心期待旺季的爆发式增长。

然而,那年秋冬,市场销量不升反降,工厂又因封控多次停产,客户询单寥寥,成堆的大衣被压在仓库里。

事业一下子跌入谷底。每天看着仓库里两千多万的货,她心急如焚。如果当年卖不出去,到了下一季,这些货就会彻底砸在手里。

李大美在访谈中讲述当时的经历,因为备货量过多,因此造成了很大压力

眼看销量持续低迷,到了12月,库存压力愈发沉重,李大美决定行动。她想到了抖音直播,计划通过线上渠道清理积压库存。她向来行动迅速,当天就注册了抖音账号@李大美高端羊绒工厂店 ,准备开播。

起初她也有过犹豫,担心直播会影响线下客户。但眼见库存积压严重,她下定决心:“管不了那么多了。货是自己的,场地是自己的,试试看吧。”

没有研究直播,也没学过话术。同事提醒她是否需要学习,李大美自信地摆摆手:“我一个老销售,学什么话术?不用学。”

她直接拿起手机开播,几分钟后,看到观众人数不断上涨,脸色却越来越红,几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勉强介绍产品时,她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坚持20分钟后下播。她还记得那场直播总共有4000人次观看,却一件衣服也没卖出去。

这点挫折没让李大美气馁。她笑着回忆:“我就是信心足。”第二天继续开播,她调整策略,请年轻员工穿上大衣出镜,由她讲解,仿佛回到当年在广州的日子。那种熟悉感让她迅速找回节奏。当天直播卖出了两件,到了第三天、第四天,销量不断增长,一个月后,单场直播销量突破500件。

直播第一个月,粉丝总在弹幕里喊:“让老板娘试穿一下”。李大美毫不矫情,立刻穿上样衣。粉丝越来越认同她,每次她自己上镜,销量蹭蹭上涨。就这样,她从幕后走到台前,在直播间与观众建立起真实的连接。

李大美直播讲解大衣

过去二十年,李大美一直做线下生意。她觉得,只要顾客能看见、摸到衣服,就能感受到品质。但直播完全不同,顾客看不见实物,更摸不着面料,尤其是羊绒大衣,隔着屏幕很难传递质感。观众看到的更多是价格差异。有人拿着别家链接问她:“看起来差不多,为什么你家更贵?”

李大美不生气,只淡淡回应,“我们卖的不是图片。”她解释,有些店铺便宜,实物却货不对版。她卖的是品质,“价格重要,但衣服的价值更重要。”她甚至鼓励顾客把不同店铺的大衣买回家对比,并笃定相信:“只要买过一次我家的大衣,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李大美说,自己做的是长期生意,质量有保障才能长久

她认为,自己做的是长期生意,质量是立身之本。为了让消费者更放心,李大美把直播间搬进生产车间,有时也在仓库开播,让粉丝直观看到生产流程。粉丝多了,她仍拒绝打造豪华直播间,“要想装修高大上,对我来说不难。但我不想整得太奢侈,普通人一看就被吓跑了。”

她在镜头前展示面料生产的每一步,也在镜头外层层把关。每批大衣出厂前都要经过四到五道人工质检,包括大检、小检、总检,从色牢度到起球率,全部达标才能出厂。不合格的产品,一件都不卖。

通过直播间,李大美逐渐走出了事业低谷,粉丝突破百万,忠实顾客越来越多。去年年底,她甚至实现单场直播销售近两万件。“当时我兴奋得快跳起来!”顿了顿,又补一句:“当然要跳起来!”

第一次通过直播卖6000件时,她已经非常兴奋了

但销量飙升也带来新问题:厂里产能每天最多一万件,远跟不上需求。为了提升产能,她决定把厂房扩大到6000平方米,为此不得不暂停直播。让她意外的是,当她复播后,仅用小号播了两场,就在六月淡季创下750万元的销售额。

曾经,李大美担心直播会影响线下生意,如今顾虑早已消散。销量比例从线下为主,变为线上线下7:3,直播间贡献了大部分业绩。她不止一次提到,抖音电商平台给了她巨大助力,尤其在初期,平台给予的流量扶持,让她被更多人看见。而许多从未网购过的顾客,也因她的直播间第一次下单。

“直播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感慨道。

成为100万人的“电子闺蜜”

如今,李大美每天晚上八点半准时开播,一播就是五到七个小时。她全程亲自讲解、试穿,不靠脚本,也没有华丽话术,只是“有什么说什么”。

嗓子哑了,粉丝心疼地劝她休息,让员工代播,但她坚持自己上阵。如果说最初自己上镜是为了清库存,现在更多是出于对粉丝信任的珍惜。“我很珍惜这份信任,怕别人为了卖货把衣服说得太好,那样就不真实了。”她说,“哪怕再累,我也要把真实的感受传递出去。”

正因这份真诚,李大美店铺的老粉复购率高达98.15%。在抖音电商橱窗的评论区,粉丝留言朴实却动人:“这两年的衣服都在大美家买”“质量特别好”“款式洋气”。

来自李大美直播间消费者的评价

不少粉丝告诉她,自己以前没穿过羊绒大衣,买过几次“假羊绒”,花了高价却只拿到聚酯纤维,直到偶然刷到她的直播间,尝试一两次后,才体会到什么叫“羊绒自由”。

这份连接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交易关系。几个月前,李大美因职业病发作,发了一条雾化治疗的视频。不少粉丝立刻私信她,推荐药物、分享保养经验。还有人寄来手写信,表示不仅喜欢她家的大衣,更认可的是她这个人。

视频留言区,满是“多休息”“保重身体”的叮嘱

为了不辜负这份情谊,李大美用行动回应每一条反馈。有顾客反映身材偏瘦,大衣的最小码也穿不下,她立即优化尺码,推出XS码。还有人去年买了大衣,今年找不到配套腰带,她也尽量安排补发。

她更相信,做好产品,才是对粉丝最真实的回馈。今年秋冬,@李大美高端羊绒工厂店 最受欢迎的款式是“圣罗玫瑰”大衣。为保证品质,她主动溯源:面料选用来自秘鲁的优质羊毛,羊毛含量高于普通羊驼毛,触感柔润,保暖性更强。“不同产地的羊毛差异很大。秘鲁气候条件好,那里的羊毛更细腻。”

李大美在直播间展示这款大衣

生产环节,她采用进口机台,确保面料密实丰盈;颜色上,考虑到春节等节日需求,她选了低调有质感的“干枯玫瑰红”,经过七轮打样才定版,还加入了适合日常通勤的“奶奶灰”,满足日常穿搭需求。

这款大衣在今年双11期间售出约3000件,收获大量好评。为了让顾客安心下单,李大美早早开始备战:推出福袋和新款大衣,并将多款爆款大衣进一步降价,还反复叮嘱团队确保发货速度和售后服务。

她的用心得到了平台的回应。10月9日,抖音电商平台上线了“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推出立减折扣、一件直降、消费券等优惠,让消费者能轻松买到好货。对于像李大美这样专注品质的商家,平台还提供了免佣金、现金补贴、物流保障以及流量激励等多项支持。

这些举措大大缓解了李大美的经营压力。今年冬天来得较晚,原本可能影响销售,但在平台扶持下,她的双11首日直播销售额达300万元,首周突破1200万元,是此前的三倍。她乐观地表示,随着购物节临近,销量还会继续上涨。

借助“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和“好羊绒溯源计划”,越来越多像@李大美高端羊绒工厂店 这样的源头工厂,也在这个购物季实现了声量与销量的双重增长。曾经遥不可及的高品质羊绒,正通过一场场真诚的直播,走进普通人的衣柜。

李大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让更多普通人,穿得暖,也穿得体面。

李大美参加红人夜活动,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她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如今,受到李大美的影响,她所在的工厂园区,几乎每家都在尝试直播。同行刷到她的直播间,常会点赞:“做得真不错。”面对竞争,她很坦然:“市场这么大,哪是一个人能做完的?大家各有各的活法。”

更让她欣慰的,是粉丝的变化。@李大美高端羊绒工厂店 的粉丝以中年女性为主,有小镇普通主妇,都市银发族,也有城市中产。许多人说,穿上她家的衣服后,重新有了打扮自己的乐趣,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而李大美的创业经历,也悄然鼓舞着一些曾困囿于家庭的女性走出家门,尝试开店或回到职场。每当听到这样的故事,李大美都由衷地开心,“我真的很替她们高兴。”

这份影响力,甚至延伸回了东北老家。前不久,妈妈的朋友兴奋地推荐:“抖音上有家卖大衣的店,质量好又实惠,我给你看看!”大美妈妈笑着问:“是谁啊?”当屏幕里的脸清晰起来,妈妈愣住,随即笑得合不拢嘴:“这是我姑娘啊。”

文章配图来自受访者。

来源:十点人物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