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 “一市一策”如何赋能县域发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19:51 1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贡献了全国约40%的GDP,是衔接城乡、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键纽带。然而,其发展受困于“特色资源难变现”“产业升级缺资金”“小微主体融资难”等共性痛点。如何让金融活水精准流向这些经济的“末梢神经”,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

绝非简单的资金供给

而是一场深刻的“生态赋能”

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贡献了全国约40%的GDP,是衔接城乡、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键纽带。然而,其发展受困于“特色资源难变现”“产业升级缺资金”“小微主体融资难”等共性痛点。如何让金融活水精准流向这些经济的“末梢神经”,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课题。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苏省分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江苏分行”)的实践中,答案在于摒弃“大水漫灌”的传统信贷模式,转而深耕“一市一策、一业一品”的差异化策略,将金融活水化为精准滴灌的“营养剂”,滋养出一批文旅融合、特色产业与普惠金融的县域发展样本。

文旅融合:引金融活水,化静默资产为发展动能

江苏的县域坐拥“江河湖海交响、吴韵汉风共舞”的丰厚家底,但普遍面临游客流量难以转化为持续经济收益的挑战。邮储银行江苏分行通过“大额项目筑基+小微贷款提质”的双轨信贷策略,为文旅融合注入关键动力。

淮安洪泽湖生态开发是“大项目牵引”的典型。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百里画廊”生态廊道项目,曾因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而推进缓慢。邮储银行洪泽支行将其列为重点支持项目,累计授信8亿元(人民币,下同),资金精准投向农业产能优化、污染治理与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如今,这条画廊已串联起洪泽湖古堰等核心景点。

在大项目的骨架下,小微金融填充了血肉。针对古堰景区120余家小微商户的升级需求,洪泽支行投放1000万元贷款,支持民宿改造与智慧化建设。28家民宿通过植入湖区文化元素,客房均价从200元跃升至450元;35家文创店铺开发出20余款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资料图)泱波摄

淮安河下古镇聚焦“文化保护与业态创新”平衡。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镇,曾因业态单一、建筑老旧而活力不足。邮储银行淮安分行投放2亿元贷款,构建了“修缮、培育、打造”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1.5亿元用于120处古宅、8座牌坊的抢救性修缮;3000万元培育了20余个民宿与文创项目,推动游客从“一日游”转向“多日沉浸式体验”;2000万元打造的美食街区,汇聚30余种老字号,年营业额突破1.2亿元。

扬州高邮“湖上花海”是“农业+文旅”融合标杆。扬州高邮市曾计划对毗邻高邮湖的“湖上花海”半自然滩涂进行提档升级,却因9000万元资金缺口而推进放缓。邮储银行高邮支行组建专项团队,20余天完成审批,成功投放首笔农业文旅融合类农村片区开发贷款。资金用于“四季花田”改造和智能系统建设后,景区试运营首月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油菜籽产量提升15%,带动的菜籽油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并催生了周边5个村庄的民宿集群,解决300余人就业。

产业深耕:定制金融产品,破解特色经济的“融资密码”

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土特产”与特色产业,但其主体多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普遍缺乏合格抵押物。邮储银行江苏分行深入产业肌理,创新定制化金融产品,精准疏通产业链的“毛细血管”。

苏州洞庭山的碧螺春茶产业,资金需求具有“短、频、急”的鲜明特点。邮储银行苏州市分行为此推出“碧螺春产业贷”,茶农凭茶园经营权或销售数据即可申请,线上审批最快当天放款,并支持“随借随还”。截至去年6月,该产品已累计发放超1200万元,覆盖86家茶农茶企,带动片区茶叶产值增长22%。茶企负责人吴海军获得150万元贷款后,不仅解决了收购鲜叶的燃眉之急,更有能力聘请资深制茶师傅,实现了品质与效益的双提升。

在“中国陶都”宜兴,庞大的紫砂产业生态由数万个家庭作坊构成,融资难曾是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邮储银行宜兴市支行创新推出“紫砂贷”,构建合作增信、灵活授信、精准服务“三维支撑体系”,并组建“紫砂金融服务专班”深入村镇,提供上门服务。

宜兴市爱德陶艺社负责人马伟忠是典型受益者。邮储银行提供的300万元“紫砂贷”,助力其社升级了5间直播工作室,并邀请陶艺大师开展培训,使艺人作品溢价率提升35%,年销售额增长40%。支行还通过“信贷换资源”模式推动整体升级,如投放1.5亿元用于核心村环境改造,打造“紫砂文化旅游线”;投放3.4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陶瓷产业园,引导产业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左)向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爱德陶艺社的作品。孙权摄

宿迁泗洪的“渔旅融合”是“生态资源变现”的创新实践。宿迁泗洪县临淮镇坐拥洪泽湖黄金水域,过去粗放的传统渔业效益低下。当地计划投资6亿元将“洪泽湖大圆塘垂钓中心”改造为综合性渔旅项目时,4亿元的资金缺口让计划推进缓慢。邮储银行宿迁市分行经过审慎评估,认为该项目符合“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导向,注入了4亿元专项贷款。如今,这里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淡水圆形钓场,年承办专业赛事30余场,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经济模式。

孟敏摄

孟敏摄

普惠下沉:延伸服务触角,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

县域经济的活力根植于基层乡村,邮储银行江苏分行通过“专班服务”“网格联动”与“产品创新”,将金融服务送至“田间地头、船头码头”。

南通如皋是江苏内河航运重镇,但船主多为个体,船舶抵押评估难、处置难。邮储银行如皋市支行成立“内河船舶贷款专班”,推出优享额度、优惠利率、优质服务的“三优服务”,并与交通执法大队共建“一船一档”数据库。船主陈师傅申请60万元贷款购置新船,支行5天内完成全流程,助其新船提前两月下水,多赚8万元。此举有效推动了当地内河航运运力增长15%。

南通黄金水道经济脉动。陈志强摄

面对南通如东县长沙镇分散的海洋经济从业者,邮储银行长沙镇支行选择与政府深度合作,让客户经理入驻网格,与网格员共同走访。同时,创新推出覆盖捕捞、加工、创业全链条的“蓝色信贷”产品包,包括“船抵贷”“科创信用贷”及享受财政贴息的“富民创业贷款”,实现了金融服务的精准覆盖与普惠下沉。

江苏沭阳60万亩花木田连阡接陌,35万从业者耕耘不辍,年销售额达350亿元,花木直播销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花木主产区之一,被誉为“中国花谷”“花木之乡”。在沭阳,邮储银行宿迁市分行主动对接花木协会,获取精准客户名单,开展“分层营销”:对小户推广纯信用的“花木贷”,对中型企业提供支持全链条的“产业链贷款”,让金融活水高效滋养每一株苗木的生长。

“花乡”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三角梅直播基地。丁华明 摄

从“资金供给”到“生态赋能”的范式迈进

邮储银行江苏分行的实践表明,金融赋能县域经济,绝非简单的资金供给,而是一场深刻的“生态赋能”。其“一市一策、一业一品”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地方产业的独特基因与发展逻辑,让金融从一种外部工具,内化为产业生态的一部分。

这种模式的成功,为全国范围内金融如何更精准、更有效地服务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江苏样本”。它证明了,当金融活水学会了“因地制宜”的智慧,便能真正浸润经济的“毛细血管”,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焕发出磅礴而持久的生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