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3辆警车开道,190名警察押解,Facebook直播两小时,400万人围观。这不是拍电影,是现实版的“虽远必诛”。
韩国人被绑架到柬埔寨电诈园区,韩国政府怎么办?
不是发声明,不是喊注意,而是直接派特勤小组跨境执法,人脸识别、破门抓人、现场带走,包机押回,全程直播。
23辆警车开道,190名警察押解,Facebook直播两小时,400万人围观。这不是拍电影,是现实版的“虽远必诛”。
看看人家是怎么保护国民的。
我们还在发短视频提醒“别贪便宜”,人家已经用国家机器跨境清场;我们还在等外交协商,人家已经和柬埔寨达成“谁找到谁带走”的突破协议;我们还在讲“主权不容干涉”,人家特勤队员已经拿着人脸识别仪,一栋楼一栋楼地搜人。
这才是真正的“国家保护伞”。
它不是口号,不是情怀,是实打实的行动力。你敢动我一个人,我就敢跨国追到天涯海角。这种威慑,比一万条反诈宣传都管用。
更狠的是直播。韩国警方把押解过程全程公开,警灯闪烁,嫌疑人低头走路,弹幕刷着“这不是电影,是战争”。
这哪是执法?这是心理战。它要让每一个潜在的犯罪分子看清楚:被抓回国是什么下场。也要让每一个韩国公民看明白:国家不会放弃你。
反观一些国家,面对海外公民被囚禁、被虐待,往往只能“高度关注”“敦促释放”。
结果呢?犯罪集团早就算准了成本:骗z国人,风险最低,追责最难。于是,龙国人成了电诈园区的“主要劳动力”,甚至“主要商品”。
不是老百姓贪心,是国家护不住。当一个人被关在园区,挨打、电击、卖器官时,如果背后没有国家撑腰,那他就是待宰的羔羊。
韩国的成功,不在于他们有多强的武力,而在于他们把“公民安全”当成核心国策。大学生朴珉浩被害,总统府直接启动最高响应:外长召见大使、工作组飞金边、旅行禁令、金融制裁同步推进。这不是情绪化,是系统化反击。
他们打的不只是人,更是钱。冻结太子集团资产,联合英美金融制裁,让犯罪收益随时归零。
电诈靠什么活?靠洗钱、靠变现。你骗十年,我一纸令就让你归零。连保护伞都得重新算账:包庇这些人,到底是捞钱,还是引火烧身?
这才是精准打击。不跟你玩“抓几个打手就收工”的猫鼠游戏,而是从根上断粮。你靠权力保护?我用国家意志对冲。你靠金钱开路?我用金融武器封杀。
所以,韩国人现在成了电诈集团的“高危客户”。骗韩国人?总统放话“家破人亡”;惹美国人?FBI能跨国没收150亿美元比特币。
结果呢?犯罪集团学会了“用脚投票”,成本低的,才敢碰。
可笑的是,有些人还在嘲笑韩国“小题大做”。他们不懂,这不是面子问题,是生存问题。一个国家,如果连公民的基本安全都保障不了,再高的GDP也是空中楼阁。
我们总说“海外公民要提高警惕”,可警惕有用吗?当一个人被迷晕、被偷渡、被囚禁在铁笼里,他还能警惕什么?真正的反诈,不是教人防骗,而是让骗子不敢骗。
韩国用行动证明:国民的尊严,取决于国家的底线。你在外打工被骗,国家能不能把你救回来?你被关在园区,政府敢不敢跨境执法?这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成色的真正标尺。
“虽远必诛”这句话,不该只活在电影里。
它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底气,是国家对人民的庄重承诺:无论你身在何处,我都在。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