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光洒满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新郎手捧鲜花,走向他的新娘。女方亲友含笑而立,将一枝枝鲜花递到新郎手中,寓意“一路生花”。近日举办的这场简约却不失庄重的婚礼,是康巴什区新人杜智宇和张碧容的爱情见证。“鲜花代替旧俗,让幸福回归纯粹。”新娘笑着说。
晨光洒满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新郎手捧鲜花,走向他的新娘。女方亲友含笑而立,将一枝枝鲜花递到新郎手中,寓意“一路生花”。近日举办的这场简约却不失庄重的婚礼,是康巴什区新人杜智宇和张碧容的爱情见证。“鲜花代替旧俗,让幸福回归纯粹。”新娘笑着说。
“从集体颁证到简约婚礼,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感受到文明的温度。婚姻不是排场的竞赛,而是爱与责任的开始。”杜智宇感慨道。
这样的文明新风,正悄然浸润着康巴什区的婚丧嫁娶。近年来,康巴什区巧妙融合中式与西式婚礼元素,在“5·20”、七夕等重要节日,精心举办特色颁证活动。
活动现场,金婚、瓷婚夫妇作为幸福使者,为新人颁证并送上真挚祝福,随后新人乘观光车游园,在欢声笑语中开启人生新篇章。这种别具一格的集体颁证服务,不仅让新人们感受到婚姻的神圣与美好,更引领了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婚俗新观念。
与此同时,康巴什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喷泉广场、百康桥草坪、城中花田等景点打造成特色户外颁证基地和户外摄影基地。新人们在这些如诗如画的场景中许下终身承诺,让爱情与美景交相辉映,为婚姻增添了浪漫与诗意。
“我们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和服务创新,让婚姻回归情感本质,为家庭幸福‘加码’。”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杨霞说道。
与此同时,一场关于生命终点的变革也在静默推进。康巴什区创新构建“普惠+激励+便捷”的殡葬补贴机制,为户籍居民提供6000元基础补贴,并对选择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的家庭额外奖励2000元。政策实施后,群众主动选择正规殡仪服务,“治丧必选正规渠道”渐成共识。“8000元补贴不仅减轻了负担,更让绿色安葬成为受尊重的选择。老人安息在花园中,比留坟头更有意义。”刚刚办理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居民于先生感慨道。
从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的“一中心三基地四广场”,到殡葬服务的“一次申报、补贴直达”,康巴什区用制度创新传递着相同的价值导向:婚丧之事,重在真情与文明。
如今,简约婚礼与绿色安葬不再是“小众选择”,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践行。“我们的目标是以政策温度引导观念转变,让文明新风从‘倡导’变为‘自觉’,为城市增添更多人文光彩。”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索龙高娃说道。
集体婚礼、殡葬补贴、政策引导等一系列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康巴什这片土地,当婚礼不再攀比排场,葬礼不再拘泥形式,康巴什正用一场关于生命仪式的温柔革命,让文明婚丧嫁娶蔚然成风,书写着新时代的文明答卷。
来源:康巴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