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宣讲团丨“青锋”志愿服务队+“清扬”禁毒法治普法宣传队:以法为剑 守护一方晴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8:30 1

摘要:在禁毒人民战争中,禁毒预防教育是第一道防线。近年来,云南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深耕禁毒宣传教育, 创新打造了“如一”“青锋”“三原色”“励志”“青鹭”“朵朵”“木棉花”等19支特色禁毒宣传队。他们用乡音乡语讲述普法故事,让禁毒知识入脑入心;他们以“青鹭”之姿飞入社区

在禁毒人民战争中,禁毒预防教育是第一道防线。近年来,云南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深耕禁毒宣传教育, 创新打造了“如一”“青锋”“三原色”“励志”“青鹭”“朵朵”“木棉花”等19支特色禁毒宣传队。他们用乡音乡语讲述普法故事,让禁毒知识入脑入心;他们以“青鹭”之姿飞入社区村寨,用“绿荫”情怀守护万家安宁;一支支充满活力的普法轻骑兵,正将“青锋”般的坚定信念,化为筑牢全民禁毒防线的坚实力量。

名字,是初心,亦是承诺。“如一”的坚定、“励志”的奋发、“朵朵”的希望……这些烙印在这19支禁毒宣传队身上的名字,不仅是闪亮的品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深度探寻这些禁毒宣讲团品牌之下,那份为全民禁毒事业倾注的匠心与坚守,我们正式推出 【你好,宣讲团】专栏。

本专栏将逐一走进这些闪亮的品牌,聆听他们名称背后的故事,记录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传递法治温度的坚实足迹。敬请期待,一同感受这份“品牌”背后,最真挚而深沉的力量。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

“青锋”志愿服务队

“清扬”禁毒法治普法宣传队

云南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二所)禁毒普法宣传队凭借戒毒工作专业优势,集结法律、医学、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 组建了一支精锐禁毒普法队伍——“青锋”志愿服务队与“清扬”禁毒法治普法宣传队。宣传队用精准宣传提升“精度”,以专业讲解增强“力度”,为高校学子筑牢“防毒墙”,在禁毒战线上绽放独特光彩。

禁毒普法宣传队:

一群 “追光者”的集结

“我们既要做专业的执法者,还要做法治精神的‘传声筒’。”罗文杰是省二所教育矫治科的一名普通警察,也是省二所禁毒普法宣传队的主力队员之一。2023年,他作为派驻参加省普法强基专项行动第九工作组的队员,来到普洱市镇沅县开展普法工作。在一次普法强基进校园的活动中,他在操场上为600余名初中生现场普法,内心受到极大触动。

“很多人对毒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印象里,对伪装成‘奶茶’‘巧克力’的新型毒品毫无防备,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陷入陷阱。”罗文杰充分发挥戒毒工作职能作用和人民警察专业优势,在有效推动专项普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被省委政法委评为省级工作队优秀队员。

为了让宣传更具专业性,省二所多次邀请云南省知名禁毒专家组成的专业讲师团队、云南警官学院的专家讲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以及当地融媒体的记者编辑等团队,组织普法宣传队成员开展禁毒法治宣讲业务培训,针对“禁毒宣传精准度提升”等问题精心设置教学模块,培训注重实战导向和效果导向。

普法宣传队的队员们各具特色,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供特色课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专研法律条款,研究新型毒品案例,与仿真毒品模型搭配自制案例视频打造“移动普法工具箱”。有着36年教育管理经验的警察罗文杰作为队伍里的 “老大哥”,常常把自己管理过的戒毒人员的真实案例改编成小故事,让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警察钱锦彩作为二级心理咨询师,常常运用前沿的“音乐疗法”理念,带领青少年体验独具特色的“鼓圈音乐团体辅导”,用音乐律动探索别开生面的心灵之旅。拥有多年教师经验的警察蔡莉菊,善于和青少年打交道,她为暑期托管班带来“神奇盒子”为小朋友打造禁毒宣传魔法课。

每年的国际禁毒日前后及重要时间节点,省二所都会以驻地安宁市为主阵地,派出普法宣传队到学校、企业、单位、社区等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自2020年11月到2025年9月,省二所共开展驻地社会性禁毒宣传6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8万人。

“开学第一课”:

把法治种子播进学生心里

每年9月,禁毒普法宣传队都会走进周边的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 禁毒普法活动。

今年开学,省二所普法宣传队从昆明冶专到昆明工业职业学院再到云南技师学院,三场禁毒宣传活动以“滴灌式”向大学生普及了禁毒知识,更在校园内营造了“人人识毒、人人防毒”的浓厚氛围。

每个活动现场,普法宣传队成员张艳红都带着她的“移动普法工具箱”来到学校操场,和其他队员一起布置宣传展台。张艳红是省二所教育矫治科的一名兼职教师,每次参与“开学第一课”,她都格外用心。

“大学生初入社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辨别能力弱,必须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讲清楚毒品的危害。”她的“移动普法工具箱”包含三件套:禁毒知识展板,直观呈现毒品危害与防毒要点,让新生直观感受毒品的“破坏力”;禁毒普法宣传手册,将识毒、防毒常识转化为“口袋指南”;仿真毒品模型,直观拆解迷惑性极强的新型麻精药品,揭露其隐蔽伪装。她用真实案例剖析新型毒品危害,在与学生互动问答的轻松氛围中,青少年“学懂、记牢、会用”禁毒知识。

走进云南技师学院,普法宣传队成员蔡莉菊以“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的主题为2000余师生授课,她在现场用禁毒画像带领同学们一起认清毒品“真面目”。这组禁毒画像直击人心——一个画家服用0.2毫克LSD后,9小时30分内创作的11幅自画像,清晰呈现出毒品对人精神状态的毁灭性影响。互动环节,蔡莉菊借助仿真毒品模型,详细介绍了各类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特征、危害以及常见的伪装形式,让毒品危害不再是“文字概念”。

这样的场景,在每年的 “开学第一课” 上都会上演。普法宣传队成员还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调整宣传方式:对中小学生,用动画、游戏激发兴趣;对大学生,则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情景,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毒品危害和法律后果。

“禁毒必修课”:

用真心换来群众信任

除了“开学第一课”,禁毒普法普法宣传队还会在各类节点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党政机关单位,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

警察刘红鑫是戒毒所的一名医生,每年她都会积极参与禁毒防艾宣讲,“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是什么?”“如何知道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她用鲜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田生根发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禁毒防艾宣传中来。在社区街头普法宣传的刘红鑫又化身“刘医生”,她在义诊台前传递健康关怀,同时也向居民传递普法知识,她将普法融入文明实践,用禁毒宣讲撕碎“糖衣毒弹”的谎言,又以健康咨询筑起民生屏障。

“不好奇、不尝试、不传播”,让青少年成为禁毒“先行者”“践行者”和“宣传者”,这是普法宣传队成员段安娜践行的初衷。在十多年的一线工作中,段安娜接触过太多的戒毒人员,当她看到那些因一时好奇而陷入毒品深渊的年轻人,让她陷入了一次次的沉思:如果能让更多人学会抵制毒品的诱惑……也许,那些悲剧就能避免。为此,她致力于打造面向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专属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互动讨论,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面对毒品诱惑时能够勇敢说“不”。她的宣讲课堂现场气氛热烈,在一问一答中强调了新型毒品的伪装性和迷惑性,又传授了拒毒小技巧,这样生动的“禁毒必修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听了段警官的讲解,我对毒品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每次宣讲完毕当掌声响起时,就是群众对他们的感谢和认可,也是他们坚守阵地的动力。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学习禁毒知识,参与禁毒宣传,我们感到特别欣慰。”在今年国际禁毒日的普法活动现场,几名小学生拿着笔记本追寻着普法宣传队成员的脚步,“警官叔叔,你们好辛苦,可以在我的笔记本上给我签名吗?”面对热情的学生,警察教育引导他们提升禁毒意识和能力,自觉远离毒品,争做阳光少年,他们稚气的笑脸,成了队员们最珍贵的礼物。

下一步,省二所禁毒普法宣传队将深度挖掘自身优势资源,以优化教材课程体系、充实基础课程内容为核心目标,全力开发具有戒毒场所特色的本土化课程资源。将创新理念、多元形式、资源整合、成效评估、多层融媒五大理念融入工作实践,巩固与周边学校的长期合作机制,携手打造驻地片区安宁高校禁毒教育“所校联盟”,构建完善的禁毒普法宣传体系。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