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想到,这位生前反复强调"一个中国"的领导人,竟把权力交棒给一个藏着"台独"火种的人——李登辉。
1988年1月13日,台北荣民总医院病房里,78岁的蒋经国在睡梦中离世。
谁也没想到,这位生前反复强调"一个中国"的领导人,竟把权力交棒给一个藏着"台独"火种的人——李登辉。
更讽刺的是,李登辉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蒋经国灵前,对着遗孀蒋方良深深鞠躬,上演了一出"情深义重"的戏码。
从农学院到权力核心:李登辉的"官场升职记"
1972年的台北,农业专家李登辉正埋头研究水稻品种。这位台大教授怎么也不会想到,联合国的一纸邀请函,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台湾当局怀疑他有"共产党背景",死活不让他出国参会。可正是这场风波,让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注意到了这个技术官僚。
蒋经国翻着李登辉写的农业报告,越看越惊喜:数据详实、观点独到,关键是没半句空话套话。
他当即拍板:"就选这个能干事的人!"5月31日,李登辉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新内阁名单里。蒋经国在日记里夸他是"优秀之科学人才",还把李登辉当儿子般培养,连盯梢的任务都交给心腹孙运璿。
李登辉也没让蒋经国失望。当台北市长时,他卷起裤腿就往菜市场钻,亲自解决摊贩排污问题。
有次市政会议,他掏出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市民投诉:哪条街路灯坏了,哪个小区垃圾堆积。蒋经国看了直点头:"这小子,是块搞政务的料!"
省主席之争:林洋港为何败给李登辉?
1984年"副总统"选举前,台湾政坛都在赌林洋港会上位。这位南投世家子弟,当过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履历漂亮得像模板。
可蒋经国偏偏选了"跟班"李登辉,这里头有四个不为人知的隐情。
第一把火是农田水利会改革。林洋港大手一挥,把总干事全改成民选,结果基层农民势力失控,蒋经国气得直拍桌子:"这是要造反吗?"
第二把火是新竹、嘉义升格,林洋港没打招呼就改财政分配,气得"行政院长"孙运璿要撤他的职。
第三把火更离谱,林洋港在"立委"面前打包票三个月消灭犯罪,最后沦为街头笑柄。
但真正要命的是第四把火——林家在南投势力太大,弟弟当过县长,侄子在议会当头目。蒋经国在日记里警告:"林氏家族尾大不掉,恐成政治毒瘤。"
反观李登辉,兄弟早逝、独子夭折,家族树简单得像棵豆芽菜。
江南案:蒋孝武接班路上的绊脚石
蒋经国原本属意二儿子蒋孝武接班。1984年江南被刺案,彻底打乱了布局。这位写《蒋经国传》的作家,在旧金山被竹联帮杀手枪杀。
案子越查越邪乎,所有线索都指向蒋孝武的情治系统。
蒋经国气得浑身发抖,可为了保住蒋家颜面,只能把儿子发配到新加坡。
李光耀后来透露:"蒋公托我好好看着孝武,别让他再惹事。"这一放逐,等于宣告蒋家第三代与权力核心无缘。
权力游戏:李登辉如何玩转"四驾马车"?
蒋经国临终前留了后手,让李登辉、李焕、俞国华、郝伯村组成"四驾马车"。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农业专家出身的"老实人",玩起权术来比谁都狠。
先是对宋美龄下手。李登辉指使少壮派在国民党中常会围攻"蒋夫人",逼得宋美龄远走美国。
接着收拾蒋孝勇,连登门求见都拒之门外。最后对付"四驾马车",他拉拢李焕打压俞国华,捧着郝伯村搞垮林洋港,硬是在"二月政争"中杀出血路。
1993年,李登辉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他借"台独"势力逼走郝伯村,又在"兴票案"中整垮亲信宋楚瑜。国民党被拆解得四分五裂,连蒋经国遗孀蒋方智怡都公开忏悔:"父亲当年看走眼了!"
如今再看这段历史,不得不佩服李登辉的伪装术。他像个精明的棋手,用农业专家的身份当掩护,借蒋经国的信任当跳板,最后在权力漩涡中完成致命一击。只是可怜蒋经国,到死都没看清这个"学生"的真面目。
来源:历史看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