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为弘扬清廉家风,营造廉洁从政、廉洁齐家的良好氛围,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太原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妇联面向我市广大家庭开展了“清风传家·廉润万家”好家风故事及家
清风传家 廉润万家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为弘扬清廉家风,营造廉洁从政、廉洁齐家的良好氛围,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太原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妇联面向我市广大家庭开展了“清风传家·廉润万家”好家风故事及家训楹联征集活动。目前,累计征集到我市好家风故事145篇,家训楹联作品396副,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爷爷给我上党课
(太原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王源)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声震寰宇。当看到抗战老战士们出现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时,我不禁想起爷爷,顿时潸然泪下。就在数月前,我的爷爷因年老体衰不幸去世,他没有迎来本次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但是他生前对我讲过的话,却一次又一次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共产党好啊!共产党让劳苦人民得解放,共产党和老百姓血肉相连、生死与共啊!”我的爷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英勇负伤,震聋了右耳。进入和平年代,他依然保持对岗位的热爱、对责任的坚守,不断践行着初心使命。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党忠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甘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家风家教故事,用现身说法的生动事迹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内涵丰富的党课。
军绿是爷爷最爱的颜色,穿上军大衣爷爷不由举手敬礼
写血书上战场。爷爷入伍的时候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能尽快上前线打仗、早日报效祖国,他向组织递交了一封请愿的血书。不知道是不是写血书的原因,爷爷所在的部队得到了上前线的指令,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进入预定作战区域。后来爷爷在战争中负伤了,导致他的右耳失聪。我们有时候逗他说:“爷爷,要不是您当年非要写血书、上战场,怎会负伤、耳朵不灵呢?”这时候爷爷总是严肃地对我们说:“我这还叫个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兵的就要保家卫国!我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家吃不饱饭呐,入伍时才刚一米六的个子,入伍一年就长到一米七多啦,是党给了我饱饭吃啊!毛主席的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了,我有什么不敢拼命的呢?”爷爷报效祖国的热情始终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他虽然已转业到地方工作,但认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于是又一次咬破食指,写了一封申请上前线的血书递交给党组织。虽然组织上最终没有同意,但爷爷的人格风采与战斗精神却让我深深感动。
被爷爷视如珍宝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打仗就要不怕死。儿时,我们经常围坐在爷爷身旁,听他讲述战争岁月中许多无名英雄以及他个人的战斗故事,深受震撼和感染。讲述起当年战场上的事情,爷爷神采奕奕:“敌军的那个轰炸机来回盘旋啊,飞得很低。白天我们不动,让他没有袭击目标,晚上再出来,借着夜幕袭击敌人。”“朝鲜的冬天,天寒地冻,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有时连耳朵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硬邦邦的,仿佛一碰就会碎。有一次在丛林里行军时,一名战士一个没留神,一截光秃秃的硬树枝扫过,竟生生把冻脆了的耳朵给刮掉了,连点知觉也没有,只留下刺骨的空冷。”“我们靠小米加步枪凭啥能打赢仗?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不怕难、二不怕死。”在爷爷的心中,军人的职责就是要用生命去守卫祖国大好河山,守护人民万家灯火。
第一次流眼泪。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就在爷爷45岁那一年(1978年),党组织决定让爷爷转业到地方经济部门工作,爷爷虽然心中不舍,却深知党组织的决定要服从。有一天,在组织和爷爷谈完话后,爷爷回到家里,默默无言。“只见你爷爷依依不舍地脱下军装,又用颤抖的双手拆下军装上的领章和帽徽,眼里满是泪水。他心里难过啊,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穿军装了。”父亲给我们讲述着爷爷的这段过往,还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爷爷流眼泪,也是唯一一次,那一次,父亲也被感动地流下了眼泪。爷爷是对祖国、对人民饱含深情的战士,也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不占公家的便宜。爷爷转业后任我们当地的农产品公司总经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爷爷手上掌握着实实在在的权力。一些人想给他送礼、接近他,但都被他回绝了,他的廉洁自律是出了名的。记得小时候隔壁婶子拉着我的手,指着我家附近的一片空地说:“妮儿,你看前面那片排房中间空着一户未修,就是管事儿的干部留给你爷爷的地基,爷爷不肯收,至今还闲着哩!”当时的我还听不太懂婶子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件事让我在心中种下了严于律己的种子。从记事起到我上中学时,我们一家十来口人一直挤在爷爷转业时分到的四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节俭度日,从来没有因爷爷的工作便利享受过任何特殊照顾。
把房子让给职工。爷爷办事公道、待人随和、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幸福。爷爷所在的单位为了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决定给职工们批地盖房,但由于数量有限,平均不够每人一套房。面对这种情况,爷爷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领导干部,房子我不要了,先紧职工住!”职工们被爷爷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爷爷却说:“我是党的干部,踏踏实实把该做的事做好,这是本分,我为党、为你们所做的事情远远比不上党和人民对我的恩情。”当时年幼的我看到爷爷单位的叔叔阿姨们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新家,而我们却依然住在拥挤的老房子里,便不解地问父亲“为啥爷爷公司的职工们都搬新房了,咱们不搬?”父亲说:“因为你爷爷是党的干部。”
将余热发挥到底。爷爷退休后作出了一个让我们全家人都很吃惊的决定,他要去曾经担任过总经理的农产品公司打扫院子、给大家烧开水并承担门卫工作。记得当时父亲劝爷爷说:“爸,您想发挥余热,为国家、为人民多做点事情我们理解,可是您要去扫大院、当门卫,也太不顾及自己的面子了吧?您可是那里刚退下来的一把手啊!”爷爷反驳道:“你这个话不对!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首先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为大家服务怎么会没有面子呢?我退休在家没事干,帮单位做点事情既能活动活动筋骨,又能为单位节省开支,一举两得呐!”我们谁也拗不过爷爷,他从此扛起了扫帚和铁锹,每天为单位扫院子、为职工烧开水,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爷爷八十岁那年生了一场病,从此体力不支,这才没有继续下去。
胜利奖章胸前戴,党的光辉照我心
活到老学到老。在爷爷90岁高龄时,读书看报还是他每天的必修课。记得他看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时候眼上戴着老花眼镜,手里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也不肯漏过,感到振奋时会一字一句地大声读出来,时而停顿下来回味良久,时而兴奋地重复几遍。他经常和我们说:“党中央的决策高、政策好啊,要多读书多看报才能知道党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这样才能更好地跟党走。”闲时,家里的小辈们喜欢围着爷爷,让爷爷讲述他的红色历程,这时候爷爷总是兴致很高。他激动地从参军入伍说到行军打仗,从旧社会说到新中国,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谆谆告诫我们:“是党让我们获得解放,是党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至死不能忘啊!现在是和平年代,党不需要你们抛头颅、洒热血,只需要你们专心干好自己的工作,你们不能怕苦怕累,要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爷爷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一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老家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谱写着我们的家风家教。爷爷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一般浸润着我们心灵,让我们领悟到忠诚、奉献、感恩的意义所在。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父辈们或是从政,或是经商都能够谨遵爷爷的教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脚踏实地、乐于奉献。作为孙辈的我,也时时回味爷爷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上的一节节党课,茶余饭后总是把爷爷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家风家教代代相传。我将继续学习爷爷忠诚、坚毅、正直、豁达的优秀品质,发扬不惧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把这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前进道路上的不竭动力,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相融合,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