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人去了一趟衢州和丽水,回头一想,两个地方的人,气质真不一样。
北京人去了一趟衢州和丽水,回头一想,两个地方的人,气质真不一样。
一句话形容下就好。
衢州人稳,礼数到位,办事干脆。
丽水人慢,心很静,笑起来像山里的风。
先说路怎么走。
从北京坐高铁到衢州站,落地在柯城区,进老城很方便。
去江郎山和廿八都,选江山站更近,拉着箱子就能到县城。
去开化看钱江源,选开化站,不折腾。
去龙游石窟,直接到龙游站,别绕回衢州。
想去丽水主城区,就到丽水站,在莲都区。
去仙都最顺的是缙云西站,车程短,赶日出更稳。
去青田看石雕,就到青田站,路边店里全是石头玩意儿。
这两个城市都分散,景点不挤一起。
自驾最好,真的是最好。
拐弯多,村口多,拍照点还在半山腰,车在手里,心不慌。
打车能去,但回程常等人,包车行,价格得谈清。
一天包车在300到600,旺季更高,少走冤路算是值。
住哪里也要想好。
衢州主城区酒店多,西区万达周边方便,价格稳,150到600都能选。
老城墙边有客栈,夜里走走,灯不刺眼,脚步慢下来。
江郎山脚下有山景房,旺季房价抬头,提前订,不然看山只能在门口看。
丽水站周边有连锁,干净,办事省心,300起跳差不多。
古堰画乡里头住一晚,晚上安静,河风一吹就睡着,周末房价会涨两三成。
仙都外面农家乐多,住着像回老家,热水得先问,洗澡别等太晚。
云和梯田的民宿火,拍照季很紧张,早订,晚了就贵。
先说衢州的味道。
进城看到“南孔圣地”的牌子,心里一动,这里是孔氏南宗的老地方。
孔庙不大,规矩不少,石碑立在那里,字很正,院里有古树,躲太阳的好地。
府山公园就在旁边,小台阶多一点,老人也能慢慢上去。
再走远一点,有烂柯山。
故事挺玄,樵夫王质上山砍柴,看仙人下棋,斧柄都烂了,回村人都不认识了。
山路不难,阴凉多,到了山顶,风一吹,腿不疼了。
江郎山也在这边,是三块直立的巨石,像三本书立起来。
步道修得顺,人多也不挤,雾来了像舞台,阳光来了像滤镜,不用调色。
廿八都不热闹,房子是老的,门口挂着对联,老匠人蹲在门槛上磨刀,慢慢磨,火星一点一点飞。
这边人的话不多,眼神很直,问路就告诉,问多了也不烦。
吃的也有意思。
衢州人爱“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外加一盘鸭掌,一桌子就是这个阵。
牛杂煲热气猛,汤里是胡椒味,嘴巴一暖,胃先笑。
烤饼脆,年糕烤着吃,蘸酱也香,麻糍软,沾花生粉就停不下来。
水亭街上好几家老店,价钱实在,排队也快。
看天色差不多,换到丽水。
丽水的气和水一个性子,清清淡淡,不急不躁。
古堰画乡靠着通济堰,堰很老,唐朝就开建了,宋朝修过,到现在还在用。
老樟树根很粗,像龙爪抓着地,河面很平,画架排成一条线,小画家安静地画,一画就是一下午。
傍晚小船一开,灯光一照,河边一片黄,慢慢的,很耐看。
仙都在缙云,这地名就仙气。
鼎湖峰像一根竹笋,细长直立,云绕半腰,拍出来像电影,剧组也常来。
黄帝在此祭祀的说法流传很久,台阶边上有古桥,桥洞里的水声很轻。
清晨来最美,雾还没散,人也不多,脚步声都能听见。
云和梯田一层一层铺上山,像鱼鳞。
灌水季反光好,太阳一照,山像一面镜子。
金秋是金色的海,冬天会有云海,运气来了,收一整卡的片子不是梦。
松阳古村落多,房子是木的,墙是土的,村口晒着茶叶,猫在台阶上打盹。
走进去像串门,茶一杯接一杯,村民坐着聊,连风都在听。
景宁是畲族的地儿,姑娘头饰亮,蓝色的乌米饭一上桌,饭就好看了,酸汤肉也开胃。
丽水这边的人爱慢,做菜不重盐,汤要先喝一口,味出得慢,但出得稳。
青田人会做鱼,河里来,刀工细,鱼生鲜甜,不腥。
缙云烧饼一口下去脆,里面夹肉,走路也能吃。
处州汤包皮薄,咬口要小心,汤是热的,别烫嘴。
说重点,什么时候来更合适。
周末和节假日人多,房贵,两头都挤。
工作日来舒服,价格能便宜两成,拍照不用等角度。
看日出日落要卡点。
仙都日出在鼎湖峰左侧,云多就抓剪影,没云就抓倒影。
云和日落好,坡面向西,光一层层地铺下来,梯田立起来了。
下雨天也别愁,古堰画乡雨里更美,伞一打,水墨味就出来了。
安全也说几句。
山路弯,雨天更滑,车速慢点,别抢弯。
无人机很多点限飞,先看告示,别硬飞,工作人员也辛苦。
老村木屋多,抽烟的人走远点,带孩子看火盆要看紧。
省钱也要懂门道。
早订房,别临时下手,价格一宿能差不少。
城里吃早饭最值,豆浆油条加小笼,十几块就能撑一上午。
门票合并买更划算,江郎山和廿八都有联票,仙都也有套票。
坐公交能省一点,但班次少,等车要耐心。
路线也给一条,紧凑也能走下来。
第一天到衢州站,先去孔庙,再上府山,下午去烂柯山,晚上回水亭街。
第二天早起到江郎山,午后去廿八都,踩两条老街,傍晚到丽水。
第三天仙都看日出,回城吃处州汤包,午后去古堰画乡,看完灯光再回。
还有一条拍照线,时间多就慢慢来。
丽水住两晚,第一天仙都,第二天云和,第三天松阳,最后一晚躺在古堰河边听水声。
两地比一比,心里也就有数了。
衢州人见面先讲规矩,买单不拖拉,路口会让人,骂人都带笑意。
丽水人慢慢来,问路先笑,茶先端过来,话不多,事办干净。
嘴快的人来这两地,都能被治一治。
急不起来,心也就顺了。
走走停停,脚步慢下来,耳朵才能听清楚。
听到水声,听到风声,听到自己呼吸的声。
回城时背包里多了几样小东西。
衢州的姜糖,丽水的小茶饼,青田的小石头,松阳村口晒干的笋。
看着不贵,拿在手里沉沉的,像把这段路装进来了。
下次还去不去。
去。
换条路,再看一眼山,再摸一回石头,再和人多聊两句。
人和地方一样,有味道的东西,慢慢才出来。
来源:小何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