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你知道吗?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节日节点,心脑血管病、慢性呼吸道问题、老年人跌倒骨折等,都在悄悄抬头。很多人没熬过冬天,其实是从“重阳”这几天开始出问题的。
你可能没注意,今年的重阳节有点不寻常——它碰上了“寒露”与“霜降”之间的节气夹缝,是60年一遇的“金重阳”。
这不是天干地支的玄学,而是老祖宗千年气候智慧的一次精准碰撞。从中医节气养生到现代医学研究,这一天,确实不一般。
但你知道吗?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节日节点,心脑血管病、慢性呼吸道问题、老年人跌倒骨折等,都在悄悄抬头。很多人没熬过冬天,其实是从“重阳”这几天开始出问题的。
先别急着贴窗花、登高望远,说个真实案例。
我有位80岁的老病号王阿姨,平时身体硬朗,喜欢登山,每年重阳节都不落下。今年她也照老规矩去登了附近的凤凰山。回家后觉得“有点冷”“有点喘”,以为是着凉了,扛了两天才来医院。CT一查,肺部感染,合并心衰,差点没挺过来。
这不是个例。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重阳节前后,65岁以上人群因肺部感染、心脑血管事件入院率比平时高出18.6%。
为什么偏偏是这个节气?
昼夜温差大。早晚凉、白天热,老年人调节能力差,稍一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感冒、哮喘、心绞痛等。
秋燥伤肺。这个节气容易出现干咳、咽痒、皮肤瘙痒,稍有基础病的朋友,极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急性发作。
情绪容易波动。重阳节是“登高望远思亲人”,尤其是独居老人,这一天反而成了“孤独高峰日”,焦虑、忧郁情绪频发,甚至引发失眠、高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问题。
这节气吃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补”。但别忘了,秋冬进补,得对症、对节、对人。
第一个推荐是山药。别小看这根看似平平无奇的白根,它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而不腻、润而不燥”的佳品。
现代研究也证实,山药中富含黏多糖及多种抗氧化酶,能增强免疫、调节血糖、改善胃肠功能。而且它温和、平补,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在换季时吃。
第二个是莲子。很多人以为莲子是清心火的,其实更重要的是它“养心安神”。《中国中药杂志》2023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莲子提取物能调节GABA神经递质,对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有显著作用。
不要一味吃人参鹿茸,虚不受补的案例我见多了。重阳时节,更需要的是润肺养心、调理脾胃的“柔性补”。
讲真,很多老年人一到秋冬就怕“上火”,结果啥都不敢吃,反而营养不良。其实适量的“优质脂肪”和“抗氧化食物”是必须的。
核桃是个好东西。一天吃3颗,不多不少,正好补脑养血。核桃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能有效延缓脑动脉硬化、提升记忆力。尤其对有脑供血不足、记忆衰退的老人特别有益。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红薯。别说土了,红薯在营养学界早就被誉为“抗癌之王”。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A、类黄酮,能有效预防便秘、肠道肿瘤,还能稳定血糖波动。中老年人肠道蠕动本就慢,每周吃2次红薯,胜过喝保健茶。
关键是做法:别炸,蒸煮最佳。别看这些都是“便宜货”,但它们的医学价值,是实打实写进期刊里的。
第一件事,每天晒20分钟太阳。很多人不信,说秋天太阳也没啥用了,但你别忘了,维生素D的合成,最关键的就是阳光照射。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跌倒骨折的风险特别高。
我临床上接诊的很多“髋骨骨折”病人,说白了,就是秋冬时节缺乏维D导致骨脆性下降。晒太阳+补钙+轻运动,是远比吃钙片更管用的保骨“三件套”。
第二件事,每天行走6000步左右,但避免爬高、猛走。重阳节登高是传统,但不等于人人适合。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的人,过度登高反而可能诱发危险。
你可以选择平地快走、室内慢操,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在《中华养生保健》2024年的一项研究中被证实,可显著降低老年人跌倒率、提升肺活量。
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开始“进补”,什么膏方、汤药、补品一股脑往家搬。其实人体对补品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中老年人,肝肾代谢功能下降,过度进补反而容易得“食补性肝损伤”。
还有人一口气吃四种保健品:辅酶Q10、鱼油、褪黑素、叶黄素……但你问他为什么吃,他也说不清。过度依赖保健品,会掩盖真正的健康问题,也容易让人忽略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其实最好的“补药”,就是稳定的作息、适量的活动、规律的饮食。这三样,说起来简单,做到的人却不多。
前段时间,一位72岁的赵大爷因为“口齿不清、走路不稳”被送进急诊,一查,是脑梗。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前一天刚和老朋友去爬山喝酒庆祝重阳节。
医生当时就说了句大实话:“不是重阳节不能爬山,是你身体不允许啊。”
赵大爷的例子提醒我们:节日是用来养身的,不是挑战极限的。
重阳节,别只想着登高、饮菊花酒,更要关注身体有没有发出“藏病”的信号。
有人说:“人老了,日子就像秋天的叶子,慢慢落。”但我觉得,只要你活得讲究、吃得对、动得稳,就能稳稳当当过好每一个冬天。
别让今年的“金重阳”成为你健康的分水岭。
吃得准、动得稳、心态平,这才是老年人真正的“保命三宝”。
你觉得节气养生真的有科学依据吗?你身边有没有因为换季而健康出问题的亲人?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或疑问,我们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李艳,张丽,王志强.膳食营养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07):1680-1684.
[2]赵珊,刘东,王磊.八段锦对老年人肺功能和跌倒风险的干预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03):55-58.
[3]刘海燕,陈立波,黄志明.重阳节前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10):1233-1237.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张医生健康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