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预测,人工智能不仅将与人类协作,还将经历招聘和入职培训流程,以融入企业文化。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6月现身巴黎VivaTech科技博览会。图片来源:CHESNOT—GETTY IMAGES
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预测,人工智能不仅将与人类协作,还将经历招聘和入职培训流程,以融入企业文化。
这位62岁的亿万富翁联合创始人上周接受Citadel Securities采访时估计,随着数字护士、会计师、律师以及营销人员加入劳动力队伍,代理式人工智能劳动力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
黄仁勋补充道:“根据质量和专业深度,企业既可授权使用部分代理式人工智能,也可直接雇佣代理式人工智能,这不足为奇。未来企业劳动力将由人类与数字人类共同构成。”
这些人工智能工作者可能依托各类平台运行,这位芯片行业领袖提到了OpenAI、Harvey、OpenEvidence、Cursor、Replit和Lovable等平台。
其他AI智能体可能是公司自主开发的。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已自主研发AI智能体,以保护专有知识和数据。事实上,他补充道,公司网络安全AI智能体的数量已远超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人类员工。
在后续交流中,黄仁勋阐述了入职培训在英伟达的重要意义——必须向新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理念和实践。数字人类的入职流程亦将如此。
他说道:“我告诉首席信息官,未来信息技术部门将成为代理式人工智能的人力资源部门。他们要承担起为未来数字员工提供人力管理服务的职责。这些数字员工将与人类员工协作,这将是公司未来的形态。”
其他科技领袖也设想了类似的场景——人类和代理式人工智能员工协作。
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赛富时(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表示,他和许多其他首席执行官将成为最后一批管理纯人类团队的高管。
他表示:“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仅将管理人类员工,还将管理数字员工。”
在同一场活动中,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表示,到2026或2027年,人工智能系统将在“几乎所有领域超越绝大多数人类”。
诚然,此类预测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类如何适应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劳动力市场的担忧。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由于企业日益依赖人工智能,近期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度正持续攀升。阿莫迪今年甚至发出警示,人工智能可能会淘汰约50%的初级白领岗位。
毕马威(KPMG)6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季度脉搏调查》显示,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企业AI智能体的部署量增加了两倍。
该调查还发现,82%的企业领导者认为AI智能体将在未来一年内成为宝贵助力,同等比例的领导者认为这些智能体将在未来两年内彻底重塑商业格局。
此外,87%的企业领导者认为AI智能体将促使企业重新定义绩效考核标准,并提升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岗位的员工的技能水平。
毕马威生态系统主管托德·洛尔(Todd Lohr)表示:“这不仅关乎技术采用,还关乎根本性的商业变革,需要重新构想工作方式及其衡量标准。”(财富中文网)
译者:中慧言-王芳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来源:财富中文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