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有个基层警察靠直播反诈突然火了。他穿着警服在线讲案例,一边严肃一边唠家常,特别受年轻人欢迎。因为是民警身份,没多久粉丝就破千万,成了全国有名的反诈代言人。那时候不仅有名气还有各种荣誉,看起来日子越过越好。
去年有个基层警察靠直播反诈突然火了。他穿着警服在线讲案例,一边严肃一边唠家常,特别受年轻人欢迎。因为是民警身份,没多久粉丝就破千万,成了全国有名的反诈代言人。那时候不仅有名气还有各种荣誉,看起来日子越过越好。
但人一红就开始膨胀了。他觉得自己的人气全是靠自己能力,跟当警察没关系。后来跟单位说想组建团队专门做反诈宣传,其实就是想当领导。领导不同意他就提了辞职,以为不干也能继续做网红。结果三天就批了,他自己把铁饭碗砸了。
离职后才发现问题大了。没有警察身份没人相信他了,就算说同样的话也完全没人看。就算有公司愿意签约做反诈主播,效果却差得离谱。原来之前那些关注都是冲着警服来的,离开体制啥也不是。
其实这事儿不稀罕。前两年有个气象局的人转型做灾害科普,刚开始很多人追着看。后来单位不让他用气象局名义了,视频播放量立马掉一半。还有法医写书揭秘案子,结果被投诉泄露办案细节,最后只能改行写小说。
体制内和外面真不一样。像深圳交警就找到平衡点了,他们用政务账号做宣传,但背后有公司帮忙运营,这样既正规又能赚点钱。不过大多数单位没这个能力,普通人要是想转型只能碰运气。
最近听说有人做反诈直播,结果被AI换脸造假,硬生生栽进去。现在网络上坑更多了,谁都不敢保证下个倒霉的会不会是自己。反正这事儿给我的教训就是:再红的人物也得有后台,没有平台支撑的流量早晚要散场。
来源:初晴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