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是历史的余温,它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带着斑驳的锈迹和生命消逝后的回响,以器物之名,让我们在方寸间一览千年——浩瀚中国,物华天宝,中华文明,玉振金声。
START
READING
历史文物主题书架
Preface
轻抚古籍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
感到一颗心跨越时空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
六千年 仿佛刹那间
村落成了国
符号成了诗
呼唤成了歌
活动介绍
文物是历史的余温,它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带着斑驳的锈迹和生命消逝后的回响,以器物之名,让我们在方寸间一览千年——浩瀚中国,物华天宝,中华文明,玉振金声。
小小的文物承载着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图书馆历史文物主题阅读活动,带你走近那些穿越千年的美丽与哀愁,回望那些曾经的繁华与颓败,再看如今的盛世灯火璀璨依然。
泱泱华夏生生不息,让我们做好文物的保护者、文化的弘扬者、文明的传承者。
活动时间:10月30日—11月15日
活动地点:图西一层大厅主题书架
部分图书简介
NO.01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索书号:K87-49/2737/(1)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籍简介:
遴选了中国各大博物院馆的100件文物,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讲述国宝本身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将分散的国宝聚拢,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国宝魅力,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文物说话”,真实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揭示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NO.02
中国石窟之美:走进西域
索书号:K879.2/3016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书籍简介:
古代西域都住着什么人?西域“三大男神”是谁?克孜尔石窟有哪些独特之处,它后期是如何衰落的?石窟里的供养人都是哪些人?阿艾石窟里挖出来的“拳头”是谁的?
教育部长江学者、考古学家、敦煌学专家宁强教授将亲自带着我们走进中国石窟艺术,本书来自其历经10多年,长达8次对新疆境内古代艺术遗迹实地考察。书中对新疆地区古代石窟艺术进行初步探讨与综合介绍,从克孜尔石窟到库木吐喇石窟,从龟兹石窟群到“阿艾石窟”,以最具吸引力的话题、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讲解古代石窟艺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领略中国石窟艺术之美。
NO.03
文物超有料
索书号:K87-49/4823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选取了清明上河图、越王勾践剑、后母戊鼎、兵马俑、马踏飞燕、金缕玉衣等二十件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通过对文物的梳理总结,让更多读者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更了解文物背后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NO.04
青铜之美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解读中国青铜器, 带领读者鉴赏青铜器, 了解青铜器, 普及青铜器相关知识。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为食器, 以10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食器, 展示青铜的特点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第二章为酒器, 展示2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三章为水器, 展示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四章为乐器, 展示8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五章为兵器, 展示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六章为杂器, 展示11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
NO.05
司母戊鼎还有多少待解之谜
索书号:K876.4/4026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专研司母戊鼎多年,对这件商王朝的青铜重器做了细致深刻的研究,是对其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结集,有关司母戊鼎研究学术史、出土流传、纹饰寓意、铭文释读、更名现象、制作场景、价值估计、大事记等内容。
器物有灵 承载千年生息
让我们借尺牍的方寸天地
走近沉睡的瑰宝
倾听未名的往事
感受斑驳锈迹下浮沉千年的生命力量
与岁月的美感共鸣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