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看到报道说,中国女外卖骑手两年从51万涨到70万。这数字挺吓人的,差不多每三个骑手里就有一个是女性,而且增速比男人快一倍。这让我想起老家人家表姐去年辞掉工厂工作开始跑单,每天风吹日晒,她倒说得挺实在:“至少时间自由,娃接了还能赚钱。”
这几天看到报道说,中国女外卖骑手两年从51万涨到70万。这数字挺吓人的,差不多每三个骑手里就有一个是女性,而且增速比男人快一倍。这让我想起老家人家表姐去年辞掉工厂工作开始跑单,每天风吹日晒,她倒说得挺实在:“至少时间自由,娃接了还能赚钱。”
三十年前日本经济好时候,女性在职场和婚恋市场都被捧着,那时候男人抢着结婚,女人光当文员就能过得不错。后来日本经济崩了,工厂裁员最先砍掉的就是女性岗位。那些当秘书做服务的女的没技术,要么回家带孩子,要么去当临时工,最后连份正经工作都保不住。现在的中国女骑手们好像正在经历相反的事,经济有压力反而更多女人出来了。
为啥中国女性宁愿顶着烈日送外卖也不躲家里?主要是现在传统工作机会少了。工厂搬东南亚去了,餐馆装扫码机不用服务员,超市自助收银取代收银员,这些以前女性干得多的活都消失了。新冒出的网约车、直播带货门槛高,要么需要钱要么得会说话,但外卖不同,有电动车就能干,不用文凭也不用熬夜。
前阵子和表姐聊天,她说送外卖其实也有门道。早上送完孩子上学接两单,中午高峰多跑几单,下午再去接娃,晚上又能接着送。这种时间自己安排的工作,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确实合适。不过她也抱怨过,快递站基本不招女的,网约车需要车子,还是送外卖门槛最低。
有意思的是香港过去也经历过类似阶段。八九十年代制造业转移后,很多女纺织工人没了工作,只能去做服务员、清洁工这些底层活。但后来香港的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起来,不少女人从基层慢慢爬上去,甚至有人当了老板。现在香港女企业家比例挺高,可能我们这儿也在走同样的路。
去年新闻里有个杭州的女骑手,跑单三年攒了钱开了个小面馆,现在还雇了员工。还有深圳几个妈妈组建团队,白天送餐晚上帮忙卖社区团购。虽然这些都是个别案例,但至少说明这条路能有转机。现在的外卖骑手可能就是未来创业者的预备队,只是大家还不知道谁会成为下一个突破口。
最近路过小区门口的配送站,总能看到女骑手们排队取餐。她们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惨烈,反而有种踏实感。有次听到几个大姐聊天,有人说打算攒够钱回老家开小店,也有人说再等等等孩子大点了试试做直播。外卖这行确实苦,但至少给了很多人一个脚踏实地的开始。
来源:实时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