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本狂欢!政府瘫痪后,这份救命保险秒变“吞金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6:02 1

摘要:当美国联邦政府于10月1日停摆时,覆盖全美约90%洪水保险单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也随之停摆。这意味着在洪水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全美房主与租户既无法购买联邦洪水保险也无法续保,且理赔可能面临阻碍。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当美国联邦政府于10月1日停摆时,覆盖全美约90%洪水保险单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也随之停摆。这意味着在洪水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全美房主与租户既无法购买联邦洪水保险也无法续保,且理赔可能面临阻碍。

然而,10月1日对美国私营洪水保险公司海王星保险控股公司而言,却成了“大吉之日”。这家人工智能驱动的私营洪水保险公司正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启动首次公开募股,恰逢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全面停摆。该公司股价飙升24%。海王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特雷弗·伯吉斯 (Trevor Burgess) 近期频繁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称赞公司新股发行的时机“恰逢其时”。

这位新晋亿万富翁的判断不无道理。当NFIP实质瘫痪之际,自称全美最大私营洪水保险商的海王星正如伯吉斯所言“照常营业”。

“当主要竞争对手停摆时,再没有比强调自身业务可用性更明智的策略了,”这位前投资银行家兼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其他私营洪水保险商同样有望从持续僵局中获益。

在联邦洪水保险计划长期资金不足的背景下,加之美国特朗普政府持续打压气候研究、灾害防治及适应性规划——包括破坏旨在改进和扩大联邦洪水保险的长期提案——海王星等私营洪水保险商获得了额外优势。美国特朗普政府实质上的政策指南《2025计划》曾呼吁,彻底将联邦洪水保险计划私有化。

此外,全球气候风险分析公司First Street正推动其房产风险评估工具的用户——包括房主——直接向海王星(Neptune)购买洪水保险,为该公司注入新动力。

但专家警告称,洪水保险私有化存在严重弊端。私营洪水保险商没有保护消费者和激励风险降低努力的法定使命。在缺乏这些保障措施的情况下,此类营利性运营不仅会使个体房主陷入困境,更可能让整个社区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中举步维艰。

在美国国会通过拨款法案、并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以重启联邦政府运作之前,或是立法者批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的独立重新授权之前,该计划将持续冻结。负责管理该计划的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及其合作的数十家保险公司和数千名独立保险代理人,目前无法承保新的联邦洪水保险单或续保到期保单。

由此导致数千笔待售房屋交易中断。随着停摆持续,当现有保单到期无法续保时,越来越多的投保人将失去保障。对于持有有效保单的投保人,理赔处理可能延迟,因为联邦洪水保险计划从美国财政部借款的权限已从300亿美元削减至10亿美元。

此时联邦洪水保险计划的停摆尤为致命。近期美国多地遭受洪灾侵袭:东海岸强劲的东北风暴引发从卡罗莱纳州至新英格兰地区的暴雨狂风,造成至少三人死亡;与此同时,太平洋飓风普里西拉残余水汽带来西南部多州暴雨和山洪暴发。台风哈隆残余势力在阿拉斯加西部造成致命破坏,数十栋房屋被洪水冲毁。值得注意的是,大西洋飓风季将持续至11月底。

这一切预示着未来数年气候混乱将加剧:全球变暖导致的污染加剧了极端天气——包括飓风及其他引发洪涝的风暴——并加速了海平面上升。尽管气候变化导致洪灾愈发频繁、严重且难以预测,全美仅有4%的家庭投保了洪水险。

据一项评估显示,到本世纪中叶,美国将有2080万处房产面临重大洪水风险,然而联邦洪水保险有效保单仅470万份,较2010年的560万份有所下降。至少1600万户家庭亟需洪水保险却未投保。但洪水保险的实际需求可能远高于此。政府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年间全美99%的县曾遭遇洪水灾害,近十年发生率达67%,近五年发生率达49%。

对于据称持有26万份保单的海王星保险公司而言,全国数千万需要洪水保险的人群构成一个未开发的——且利润丰厚的——市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伯吉斯已明确表示,他将政府停摆视为大幅扩大海王星市场份额的良机。正如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海王星报告所述,该公司瞄准了更大的目标:实现洪水保险的近乎完全私有化。

报告断言,私营保险公司在管理洪水风险方面“准备得更充分”。报告宣称,在FEMA“果断行政领导”下,可暂停新联邦洪水保险单销售,并在六至七年内将95%现有保单移交私营保险商。

进步派智库“气候与社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伊拉·伯斯 (Moira Bers) 警告称,此举将损害消费者权益。“私营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与其应为投保人提供财务保障的预期相悖,”她向我表示。

1968年,美国立法者设立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源于私营保险公司普遍拒绝为洪水(财产损失主要诱因)提供可负担的保障。标准房主和租客保险通常排除洪水相关损失,唯有洪水保险能覆盖灾后重建费用。

联邦洪水保险计划的创建者不仅旨在填补私人洪水保险缺失造成的巨大保障缺口,更希望激励社区广泛采取风险降低措施以减轻未来洪灾损失。市政当局必须遵守特定的洪泛区管理条例——包括住房建设地点与方式的具体标准——其居民才能通过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购买洪水保险。绝大多数社区都遵守了规定:目前参与计划的社区达22600个,而未参与的社区仅不到2300个。

凡居住在被称为特殊洪水危险区的高风险辖区且持有政府担保抵押贷款者,均必须购买洪水保险。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民众选择私营保险替代方案——因监管机构已实施要求贷款机构接受此类保单的规定——但多数人仍通过联邦计划购买保单。在当前环境下,海王星保险等机构正试图加速这一趋势。美国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2025计划》的核心设计者罗素·沃特 (Russell Vought)——这位政府停摆的投机者——显然也参与其中。该计划曾倡导将联邦洪水保险项目私有化。

FEMA长期鼓励非特殊洪水危险区居民购买洪水保险,并优先推荐通过NFIP投保,以扩大该计划的保单基础。将低风险但仍具显著风险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既能扩大受保群体,又能缓解财政压力。

部分贷款机构要求在非高风险区也购买洪水保险。此外,若房产曾获联邦灾难援助,现住户必须持有洪水保险方可申请后续救灾资金。由于全国多数社区均符合联邦洪水保险计划的参与要求,仅能选择私人洪水保险的家庭数量有限。

尽管参保资格覆盖面广,联邦洪水保险计划的实际参与率却严重不足。即便在特殊洪水危险区,估计仅30%的房屋投保,其他地区比例更低。这反映出现有强制购买要求的局限性——并非所有贷款都由政府担保,且洪水灾害常发生在高风险区之外,而现有高风险区划定本就严重不足。

优质保险设计需整合多层次风险。但由于FEMA的洪水地图存在缺陷,限制了强制购买要求的覆盖范围,联邦洪水保险主要由高危区域家庭购买。这种风险集中导致财务压力,尤其在化石燃料引发的气候破坏持续加剧洪灾的背景下。

更糟糕的是,当前政府停摆并非国家洪水保险计划首次陷入悬而未决的境地。美国国会上次全面授权该计划已是2012年,而该五年授权已于2017年到期。此后八年间,立法者通过了三十三次短期授权以维持计划资金,最近一次是在今年三月。民主党与共和党已分别提出政府拨款法案,使联邦洪水保险计划得以维持数周运转。多年来的临时延期导致运营连续性充满不确定性,而长期稳定性的缺失则阻碍了亟需的改革与投资。

由于长期资金不足,联邦政府用于确定强制购买洪水保险区域的洪水地图往往存在不完整、过时且未能反映所有潜在洪水风险的问题——包括化石燃料驱动的气候危机正日益加剧的风险。FEMA的地图基于分级洪水区划,但2014至2024年间,约三成联邦洪水保险索赔来自位于高风险区外的家庭。

2018年,FEMA提出“登月计划”目标:到2022年将洪水保险覆盖率提升一倍,防洪投资增加三倍。该机构宣称,新兴私营洪水保险公司将在扩大覆盖率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官员强调“增长主要将来自私营市场”。

与此同时,消费者权益组织提出主张,建议通过将强制购买范围扩展至高风险区以外,并将洪水保险设为购房流程中的可选择退出项目,来提高国民洪水保险计划(NFIP)的参与率。

在近期敦促美国国会改革联邦洪水保险计划的公开信中,美国金融改革联盟等十家组织呼吁投入150亿至200亿美元资金,用于更新和扩展联邦洪水风险地图。该联盟认为此举将“助力计划实现保护更多家庭的使命,激活NFIP激励机制以提升新风险区域的抗灾能力,并通过扩大计划规模、拓展地理覆盖范围、为中等风险房产提供保障,使NFIP财务基础更为稳固。”

FEMA已明确将扩大洪水保险覆盖范围列为NFIP的核心优先事项。此外,该机构2022-2026年战略计划明确指出,增加洪水保险覆盖房产数量是构建“气候韧性国家”的关键要素。

然而,FEMA代理局长大卫·理查森 (David Richardson) 却在五月底飓风季来临前夕撤销了该战略计划。

此举或将利好海王星保险控股公司及其同业。伯吉斯本月早些时候向美国《政客》 (Politico) 杂志透露,海王星公司已就“私营洪水保险如何接棒并切实满足多数需求”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FEMA咨询委员会展开沟通。

海王星公司由保险业高管吉姆·阿尔伯特 (Jim Albert) 与比尔·马丁 (Bill Martin) 于2018年创立,二人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风险分析技术促进私营洪水保险的购买。

伯吉斯曾在美国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和美国私募基金Artesia Capital Management积累经验,2018年向海王星注资近200万美元,次年出任这家佛罗里达州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这位同时创立并运营佛罗里达州住宅地产公司TRB Development的企业家宣称,填补洪水保险缺口“不仅可行,更是我们的责任”。海王星强调其能提供更全面的保障与更短的等待期。

该公司不直接承保,而是作为承保中介,运用“海神”人工智能工具评估洪水风险并定价。随后由合作保险公司销售相关保单(并承担理赔责任),海王星则通过佣金获利。据海王星称,其合作承保商业务覆盖全美50个州及华盛顿特区。

在政府停摆期间,并非只有海王星一家公司在觊觎私营洪水保险市场。

另一家跨国承保中介安永边缘公司 (Aon Edge)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迪克森 (John Dickson) 近日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表示:“我们观察到市场兴趣和活动呈现惊人增长,收到前所未有的海量报价请求。”

美国保险批发商Burns & Wilcox副总裁布拉德·特纳 (Brad Turner) 将政府停摆称为私营机构“证明实力的重大机遇”。他近日向英国《路透社》表示:“我们看到大量新代理首次联系我们。若停摆长期持续,预计将推动大量业务转向私营市场。”

在伯吉斯及其同行试图利用政府停摆获利之际,气候风险分析领军企业First Street也为海王星(Neptune)注入了动力。其房产级风险评估工具被美国房地产平台Zillow等和抵押贷款机构广泛采用。当用户在First Street的在线工具输入地址时,系统会生成该地点的历史及预测气候风险数据——涵盖洪水、火灾、风灾、空气质量和高温等指标。当用户点击洪水保险下拉框时,系统会提示其通过海王星购买保单,而非通过NFIP。

上月,美国康涅狄格州保险局推出了First Street全国订阅制网站的免费州级版本。该公司的康州工具曾暂时引导消费者选择海王星而非联邦洪水保险计划。

在康州保险部门介入质询后,First Street虽从州网站撤下海王星(Neptune)广告,但未修改其核心搜索引擎。

鉴于多数家庭符合联邦洪水保险计划参保资格,First Street为何仅突出推广海王星(Neptune)尚不明朗。当被问及推广决策时,该公司代表回应称“不评论客户或合作伙伴事宜”。

若伯吉斯主张得逞,联邦洪水保险计划将仅作为“残余市场”存在,服务于他声称海王星拒保的5%家庭。该公司新报告设想政府应扮演“最终安全网而非私营保险商竞争者”的角色。然而,若私营保险商仅承保风险较低的住宅,联邦洪水保险计划将被迫承接全部高风险房产,从而加剧其财务困境。

伯吉斯的终极目标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与其他洪水保险供应商类似,海王星运营于“非承保”保险市场。非承保保险(亦称超额与盈余险种)最初旨在承保昂贵艺术品等罕见特殊物品。该市场本不适用于保障数百万住宅抵御日益频繁的洪水风险。

关键在于,非准入保险商受监管审查较少,海王星公司将其视为商业模式的核心优势。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该公司承认“影响[超额与盈余]市场的监管变动,或对海王星施加准入市场要求,可能对我们的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非承保保险公司通过持牌总代理(如海王星和安永边缘)或批发保险经纪商(如Burns & Wilcox)开展业务。与承保保险公司不同,这些公司无需遵守州监管机构的费率审批流程,也不向州保险保障基金缴款。当承保保险公司破产时,该基金将介入保障投保人权益。

海王星合作伙伴“可能陷入破产并让投保人承担损失……这使得其保障力度远逊于”NFIP保险政策。

倡导以可持续方式解决气候驱动型财产保险危机的“保险公平项目”政策顾问乔丹·海特勒 (Jordan Haedtler) 指出:“海王星的合作伙伴可能资不抵债,让投保人自食其果……这使得他们的保障力度远逊于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伯吉斯在美国《杠杆》杂志 (The Lever) 提供的声明中反驳称:“几乎整个美国洪水保险市场早已游离于传统认可保险体系之外——首先就是[NFIP]本身,它不受州监管约束。”伯吉斯指出,由于洪水保险标准“由联邦法律强制规定,人们通常对[超额与盈余]市场的历史担忧根本不适用于洪水保险领域”。

然而NFIP与私营竞争对手存在关键差异:若海王星等私营洪水保险商破产,其客户可能血本无归;而NFIP投保人则可能获得财务保障,因联邦政府有权豁免自身债务。2017年,美国国会免除了该计划160亿美元债务,使其得以支付飓风哈维、厄玛和玛丽亚的理赔金。进步派倡导团体进一步主张,NFIP应具备每年自动注销债务的机制。

相比NFIP投保人,海王星投保人对低估损失、拒赔及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几乎无权申诉。与私营洪水保险市场不同,联邦计划设有公共问责与民主改革机制。例如针对批评意见——即该计划助长了易洪区房地产开发——FEMA已采取措施减少逆向结果,同时探索保障经济适用房的途径。

美国飓风桑迪肆虐两年半后,因大量消费者投诉参与保险公司故意低估损失,民选官员迫使NFIP重新受理2012年风暴引发的全部14.4万起索赔。

尽管FEMA的上诉程序多数时候偏袒保险公司,但私营洪水保险市场完全缺乏公共问责机制。

伯吉斯押注海王星公司运用人工智能预测洪水风险的能力。“我们开发的技术使洪水成为可投资资产,”他近日向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2024年该公司收购查尔斯河数据公司,“强化”其“内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能力”。

但专有模型并非万无一失。分析显示,竞争科技公司开发的黑箱气候风险模型往往分歧大于共识。每种模型都对房产级气候风险进行独特评估,这将对保险费率、房地产估值及居民迁移产生重大影响。

相比之下,公共管理的灾难模型具备至关重要的透明度优势。更重要的是,由公共资金支持的联邦洪水保险计划还附带更智能的洪泛区管理要求。

“海王星或其他盈余险种不仅缺乏消费者保护机制,”海特勒指出,“更缺乏对特定房地产市场开发项目'如何推进、为何推进甚至是否应推进'的整体性考量。”

伯吉斯似乎认为,传递非补贴价格信号足以激励社区应对气候变化。他在美国《政客》杂志采访中声称,对于洪水风险较低的多数家庭,海王星保险的费率低于联邦洪水保险计划。同时他坦言:“若告知保费需12000美元,或许就不该购买该房产。” 而在美国CNBC的另次访谈中,他补充道:若海王星拒保,“你该搬家了”。

伯吉斯向美国《杠杆》杂志发表声明称,NFIP“数十年的价格补贴导致风险与价格严重错配,使房主和银行体系对真实风险敞口产生扭曲认知。“而私人洪水保险通过价格反映风险而非掩盖风险,并非延续联邦洪水保险计划的问题,而是纠正了补贴造成的信息失灵。”

仅允许私营保险公司主导住宅决策,无助于推动实现全民安全住房所必需的更广泛行动。

伯吉斯将“真实的价格信号”称为“理性个体决策与有效减灾策略的起点”。

但研究表明,“风险定价机制”无法有效“改变人们的居住方式或地点”,部分原因在于搬迁始终困难重重——尤其在获取经济适用房日益艰难的国家。此外,仅允许私营保险公司主导居住决策,无助于推动更全面的行动——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对建成环境进行变革性投资(含在低风险区域新建住宅)——这些举措对保障全民安全居住至关重要。除非指代大规模迁移,否则尚不清楚海王星保险公司将如何实施“有效的减灾策略”。

“仅靠价格信号解决问题,只会导致当前困境——包括搬迁这类棘手议题,最终由保险公司和抵押贷款机构而非公共问责机构及民选官员来决定,”海特勒指出。“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的重大优势在于——尽管存在诸多缺陷——其社区评级体系旨在激励更优的洪泛区管理。”

海特勒指出,在气候变暖的当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公共保险计划的整体架构”。

气候与社区研究所的伯斯在最新政策简报中勾勒了公正解决方案的雏形。伯斯建议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转型为全险种的国家灾害保险计划,重构现有州级最后保险人机制,并设立新的州级“住房韧性机构”,统筹灾害风险防控并管理单一支付方灾害保险。

伯斯强调:“唯有采取整体性应对策略——以保障全民安全可负担住房为宗旨,而非优先考虑保险公司利润——才能真正化解社区面临的连锁风险。”

伯斯的呼吁,在海王星公司飙升的股价映衬下,显得尤为刺耳。当一场公共服务的“停摆”被迅速转化为私营企业的“盛宴”,这不仅是关于保险费率的精算,更是对社会安全网的根本叩问。风暴终会过去,洪水也终将退去。但那些在地图上被标记为“高风险”的家园,和那些依赖脆弱保障的人们,他们等待的,绝不该是一个趁势而入的“海神”。

洪水保险的私有化,牵动着每一个临水而居家庭的未来。对于风险、利润与公共保障之间的平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作者

肯尼·斯坦西尔系Lever记者,兼任“旋转门项目”高级研究员。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