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生簪花,世世漂亮。”一座千年渔村因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焕发全新活力,从地方习俗跃升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现象,展现出千年非遗的现代绽放与文化传承新范式。
10月24日
由凤凰网主办的
2025文旅品牌盛典暨
“文旅好品牌”年度案例发布会
在北京举行
揭晓七大年度文旅案例
“泉州蟳埔——千年非遗簪花围的品牌化传承
与文旅融合创新案例”
入选“文旅好品牌”2025年度非遗品牌案例
泉州蟳埔千年非遗
簪花围的品牌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创新
“今生簪花,世世漂亮。”一座千年渔村因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焕发全新活力,从地方习俗跃升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现象,展现出千年非遗的现代绽放与文化传承新范式。
世遗之城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蟳埔民俗文化村位于泉州湾晋江下游入海口北岸,已历经千年岁月,扼守泉州出海口的“海门”。宋元时期,泉州的刺桐港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每天有无数商船往来东南亚、阿拉伯等地。这些船舶不仅运载茶叶、瓷器和丝绸,也带回了素馨花、含笑花等异域花卉,蟳埔女性将这些舶来花材与闽越传统巧妙融合,创造出以鲜花环髻的“簪花围”。这一独特的审美,既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海洋文明开放、包容精神的生动写照。2008年,蟳埔女簪花围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独特文化价值在于将生活与美学完美融合——蟳埔女头戴鲜花制作的簪花围,身着大裾衫、宽脚裤,即使劳作也风韵不凡。
2023年之前,这项千年非遗还只是一种地方性文化形态。然而在保护传承基础上,通过品牌化运作、现代化设计和市场化路径,蟳埔簪花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活态传承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成功之路,如今已成为国际瞩目的文化符号。2023年,蟳埔村接待游客超450万人次,2024年激增至近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5%,其中50%为省域外游客,50%来泉游客体验“簪花”民俗,带动旅游收入超18亿元。目前,蟳埔村有近300家旅拍店铺,日均接待游客2万人次,显著带动了文创、餐饮、民宿等多元业态发展,每年拉动消费超50亿元。2022年至2024年间,当地居民收入增长2倍以上。泉州簪花与北京天坛、昆曲等共同被推崇为“中式美学”代表,成为闪耀世界的文化符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称赞“簪花很美,泉州很赞!”
蟳埔簪花的爆发式增长,源于系统性的品牌化运作——明星效应引爆初始流量、社交媒体扩大传播声量、政府层面精准助推,最终实现了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的跨越,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典范案例。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