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喝酒了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5:54 1

摘要:曾经“无酒不成宴”的场面越来越少。数据很直观:白酒产量比峰值跌了超50%,啤酒12年少卖近1800万吨,红酒年均萎缩200万百升,超万家酒企陷入困境。中国人放下酒杯,核心是人口、观念、消费逻辑变了。

曾经“无酒不成宴”的场面越来越少。数据很直观:白酒产量比峰值跌了超50%,啤酒12年少卖近1800万吨,红酒年均萎缩200万百升,超万家酒企陷入困境。中国人放下酒杯,核心是人口、观念、消费逻辑变了。

1. 喝酒的人少了、变了

主力断层:25-44岁是喝酒核心人群,但这部分人7年少了4670万;而60岁以上老人占比从10.51%涨到22%,年纪大了喝不动,形成“年轻人不愿喝、老人喝不动”的局面。

年轻人不买账:50后到70后习惯的劝酒、敬酒套路,在80后到00后眼里是负担。Z世代自我意识强,讨厌靠喝酒维系关系,压根不想勉强自己。

2. 更在乎健康,反感套路社交

健康优先:北大12年追踪51万人发现,喝酒越多,癌症、肝病风险越高,哪怕少量喝也有害。中年人因尿酸高、肝功能问题少喝啤酒,年轻人直接避开高度酒,都在算“健康账”。

社交变简单:以前“靠酒量换资源”的逻辑没用了,现在拼的是能力。商务宴请少了,北京正餐包间人均消费跌15%-30%,星级酒店都改卖卤菜了。大家更想要真诚相处,不想搞酒桌套路。

3. 喝酒的场景没了、变了

传统场景缩水:“工作餐不上酒”的规矩,压缩了政务、商务用酒;正餐餐厅、西餐厅生意下滑,白酒靠的包间、红酒靠的仪式感场景都不火了。

场景变“轻”:年轻人喝酒从“拼酒”改成“在家小酌”,7成人喜欢边追剧、打游戏边喝,一次就喝一两罐。这导致大瓶啤酒卖不动,青岛啤酒都停了五条传统生产线,转做增长快的低醇啤酒。

4. 选择多了,酒不再特殊

替代多了:现在的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健康、娱乐上,就算喝酒,也选精酿、茶啤这种个性化的,近五年新增精酿酒企占了六成以上。他们反感酒的“虚价”,喜欢明码标价、自己选的感觉。

光环消失:直播间30元包邮的红酒,打破了“红酒高雅”的神话;茅台从3000元跌到1699元,也没了“硬通货”属性。大家慢慢明白,朋友相聚,喝果粒橙和喝酱香酒没区别,真诚比酒的档次重要。

中国人放下酒杯,本质是从“爱面子、搞关系”转向“顾自己、求真诚”。不喝酒不是坏事,反而说明社会更包容、大家更懂善待自己——这比喝多少酒更有意义。

来源:i财小糕手一点号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