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一家医院推出“健康存折”,子女买体检套餐,必须每月陪老人去一次才能激活。
空巢老人家里堆满子女送的礼物,却从没拆过。
不是不珍惜,是怕拆了,就真没人来了。
1.3亿老人,六成多把礼物当念想。
香烟留着,衣服叠着,保健品摆着,一放就是三年。
他们知道东西不值钱,但知道谁送的。
没人问,他们就不敢动。
年轻人以为送了就是孝顺。
微信转账、快递到家,连句“妈,你拆了吗”都懒得打。
可老人盯着那盒燕窝,想的是:孩子是不是最近太忙?
是不是不想回来?
是不是……嫌我老了?
北京一家医院推出“健康存折”,子女买体检套餐,必须每月陪老人去一次才能激活。
没人催,老人自己不敢去。
不是怕花钱,是怕去了,没人陪着。
抖音上“拆礼物行动”火了。5.8亿次播放,全是儿子蹲在老屋地上,一边拆旧毛衣一边哭。
母亲在旁边笑:“这毛衣你小时候穿小了,我缝了三次。
”没人说话,镜头晃得厉害。
哈佛研究说,一起拆礼物,催产素能涨37%。
不是礼物重要,是那十分钟,你蹲下来,她看着你,手碰着手,呼吸是热的。
上海试点“时光银行”,志愿者帮老人拆礼物,录下他们讲:“这是小宇高考那年送的,他当时说,妈妈等你考上大学,咱去三亚。
”录完,老人问:“能发给他看吗?
”
能。
但没人点开。
香烟盒上新印了“尽快享用”,防潮标识比烟标还大。
可老人还是藏在柜子最里层。
不是舍不得,是怕打开,才发现——原来没人记得,他最爱的,是那口烟味。
礼物不是负担,是信号。
你送,我收,我留着,等你来问一句:你还留着吗?
别等他们自己拆了。
你去。
去拆。
去问。
去坐下来,哪怕就五分钟。
别让爱,死在包装盒里。
来源:凌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