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军近期开始在乌克兰战场部署一种新型喷气动力滑翔炸弹,型号为UMPK-PD。
【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
据美国防务观察10月27日报道,俄军近期开始在乌克兰战场部署一种新型喷气动力滑翔炸弹,型号为UMPK-PD。
这款炸弹在原有滑翔炸弹基础上加装小型涡喷发动机,将射程从传统的40-80公里提升至150-200公里,并具备抗电子干扰能力、改进弹翼结构和新式展开机制。
这种炸弹主要由苏-34战斗轰炸机携带投放,弹头为FAB-500T,爆炸威力可媲美小型战术导弹,而成本却远低于巡航导弹。
有消息称,这种炸弹已经用于攻击哈尔科夫、苏梅、德尼普等后方城市,在前线以外50-100公里内的目标频繁遭到打击。
外媒指出,这意味着乌克兰的后方已经不再安全。美媒则表示,这款炸弹已经改变了战场游戏规则。
(美媒报道截图)
滑翔炸弹本身并非新技术,但在俄乌战场上,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制造成本非常低。
不同于造价高昂的Kh-101巡航导弹,UMPK-PD只是将一枚库存老旧的FAB系列炸弹,加装滑翔翼与导引模块,成本可能仅在数千至一万美元之间。
哪怕再加一个小型涡喷发动机,也比导弹便宜一整数量级,这意味着俄军可以大规模投产、持续消耗、反复打击。
过去,远程精确打击是导弹部队才能承担的任务,如今,一个航空团的苏-34就能持续将炸弹投进乌克兰后方。
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武器体系,在消耗了三年多之后,变得愈发关键,使得俄军在导弹库存紧张、工业生产承压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高频率打击能力。
这就是廉价炸弹的最大意义,显著提升了消耗战的续航能力,且威力堪比小型导弹,让俄军即便在制导弹药短缺的背景下,仍能稳定进行远程打击,从而延续对纵深目标的压迫态势。
长期来看,各方资源持续匮乏的背景下,谁的武器成本更低,谁就能打得更久,也就更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俄罗斯航空炸弹)
而对乌军来说,头疼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传统作战逻辑中,前线与后方之间存在明确的空间区隔:战壕是高风险区域,弹药库、指挥部、兵员集结点可以设在后方五六十公里甚至百公里之外,相对安全。
但当滑翔炸弹的射程轻松突破150公里,且不依赖高成本平台时,这种安全区的概念就不复存在了。
俄军可以在前线战斗机不进入乌克兰防空圈的情况下,直接打击其后勤线、补给点甚至野战医院。
这种无差别、高频次、覆盖广的打击模式迫使乌军将关键设施进一步分散甚至迁移,增加了调度难度与资源消耗。
同时,由于这类炸弹飞行轨迹低、热信号小、防空反应时间短,即便乌军在纵深部署防空系统,也难以完全拦截批量投掷的滑翔弹。
这增加了后勤系统被摧毁的概率,同时也加深了乌军的心理阴影,这种从物理打击到战术压缩再到心理恐惧的多层打击,正是滑翔炸弹的战略价值所在。
(俄罗斯航空炸弹)
从乌军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有乌军士兵表示,这些炸弹携带高达500公斤炸药,能将地下掩体炸成齑粉。
还有乌克兰士兵直言,就像地狱之门打开一样。他透露,俄军苏-34战机每次投两枚炸弹,两枚,两枚又两枚,一个小时能投八枚。
据称,部分前线部队的伤亡率高达80–90%。西方观察员则表示,在高烈度战区,乌克兰士兵的平均寿命有时仅有四小时。
这就是它的可怕之处,导弹很贵,数量有限,不能乱丢,但这种炸弹,属于廉价巡航导弹,是可以像撒豆子一样,一枚接一枚地往战场上丢。
在这样的战场上,前线和后方的差别已经消失,炸弹随时可能从天而降,你以为自己在后方就很安全,结果可能再也没有你以为的机会了。
(俄罗斯战机)
所以美媒直言,UMPK-PD改变了游戏规则,因为它改变的不只是战术手段,而是整个战争认知结构。
一方面,它击碎了传统意义的安全区;另一方面,它像主宰战场的无人机一样,低成本同样能够带来高杀伤。本来大家都靠无人机作战,现在你有多出来一个类似无人机一样的武器,直接就不对等了。
那么,这必然会迫使乌军调整战略,而这种调整伴随着的是巨大的成本,本来捉襟见肘的资金和装备要用来防守无人机和导弹,现在又要加上一个滑翔炸弹。本来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区,可以不用布防,现在也不得抽调更多的资源进行部署,否则可能士兵刚一集结就被一锅端了。
这再次证明了,战争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来源:军武次位面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