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生菜能不能越冬?老农30年的实战招,照做冬天也能吃鲜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3:38 1

摘要:各位种地的老铁们,咱先唠句实在的:眼看霜降过了,不少菜地里的香菜、生菜开始蔫头耷脑——叶子发蔫、长得比蜗牛爬还慢,甚至有新手菜农问我:这菜是不是熬不过冬天,直接拔了种麦子得了?

各位种地的老铁们,咱先唠句实在的:眼看霜降过了,不少菜地里的香菜、生菜开始蔫头耷脑——叶子发蔫、长得比蜗牛爬还慢,甚至有新手菜农问我:这菜是不是熬不过冬天,直接拔了种麦子得了?

别急!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香菜、生菜到底能不能越冬?低温天长得慢该咋破解?全是我蹲地30年摸出来的实战经验,没有虚头巴脑的理论,咱农民看得懂、用得上!

不少人觉得冬天冻得地面裂,蔬菜肯定活不成,其实是没摸透这两种菜的脾气。咱先明确:香菜、生菜都是半耐寒蔬菜,不是娇生惯养的主儿,只要伺候到位,零下5℃以内基本能安全过冬,甚至零下10℃做好防护也能扛住——去年我家小菜园的香菜,经历了3场霜冻,开春照样冒新芽!

但想让它们顺利越冬,必须满足2个核心条件,少一个都容易出问题:

1. 品种得选对:抗冻款才是越冬关键

咱别瞎买种子!市面上的香菜、生菜分耐热型和耐寒型,越冬就得挑抗冻选手:

香菜选铁杆青香菜、冬香菜:这两种是老品种,茎秆粗、叶片厚,自带抗冻基因,不像那些大棚里的细叶香菜,一冻就软趴趴;

生菜选意大利生菜、玻璃生菜(耐寒版):尤其是意大利生菜,我种了15年,哪怕叶子上结了薄冰,化冻后照样能吃,口感还更脆甜(低温会让生菜积累糖分,这可是冬天独有的风味!)。

去年邻居老王图便宜买了夏播生菜种子,11月就全冻烂了,而我家的意大利生菜,一直吃到12月底才盖膜,这就是品种的差距!

2. 定植时间别太晚:秋末扎根才能抗冻

越冬菜不是冬天种,而是秋天种、冬天养!最佳定植时间是霜降前20-30天——以黄河流域为例,大概是9月中下旬到10月初;南方地区(比如长江以南)可以推迟到10月中下旬。

为啥要早种?因为蔬菜得在低温来临前扎稳根、长够叶:香菜长到4-5片真叶、生菜长到6-7片真叶,抗冻能力会翻倍;要是11月才种,小苗还没长起来就遇冻,基本就是全军覆没。我2020年试过晚种了10天,香菜刚冒2片叶就被霜打了,最后只收了一小把,心疼得不行!

很多老铁问:我家菜品种也对、种得也早,就是长得慢,1个月才长1片叶,咋整?其实低温天蔬菜长得慢,核心是根系吸收养分慢、光合作用弱,咱不用急着施肥,先做好这4件事,比啥都管用:

1. 给菜地盖层被:升温保墒,根系先活过来

低温天菜长得慢,先看土壤——要是地冻得硬邦邦,根系吸不上水和肥,再咋折腾都白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覆盖保墒:

就地取材用秸秆、落叶:把玉米秆、小麦秆剪碎,或者收集路边的杨树叶,铺在菜根部周围,厚度5-8厘米就行。这层被子能挡寒风,让土壤温度提高2-3℃,还能减少水分蒸发,根系不冻了,自然能慢慢吸收养分;

进阶版用地膜+拱棚:要是温度低于0℃,光盖秸秆不够,咱搭个小拱棚(用竹片弯成弓形,插在菜地两边,上面盖塑料膜),晚上再盖层无纺布(比草帘轻便,还能透气),棚内温度能比外界高5-8℃,香菜、生菜在里面能继续生长,不会停滞。

我去年11月给生菜盖地膜+拱棚,每周都能摘一次,比没盖的菜长得快3倍,邻居见了都来抄作业!

2. 施肥少而精:别喂大肥,喂细粮

低温天蔬菜胃口小,施多了化肥会烧根,还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反而长得更慢。咱要喂好消化的细粮:

香菜:用腐熟的羊粪水稀释5倍,每隔10天浇一次根——羊粪温性,能补肥还能提地温,我家每年都攒羊粪,冬天浇菜特别管用;或者撒点草木灰,既能补钾(增强抗冻性),又能防蚜虫,一举两得;

生菜:偏爱氮磷钾均衡的薄肥水,比如用腐熟的黄豆水(黄豆泡涨后煮烂,发酵1个月)稀释10倍,每15天浇一次,能促进叶片生长,还不会让茎秆徒长。

记住:低温天施肥,一定要在晴天中午浇(土温稍高,根系能吸收),别在早晚浇,不然一冻一热,菜容易闹肚子(根系受损)。

3. 浇水看天来:宁干勿湿,避免冻根

冬天种菜,浇水是技术活,很多人把菜浇死,不是因为缺水,而是因为浇多了冻根。核心原则是宁干勿湿、浇则浇透:

浇水时间:必须选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时候温度最高,水浇下去能慢慢渗进土壤,不会结冰;

浇水量:土壤表面干了再浇,浇到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就行——比如香菜地,用手抓一把土,能成团但不滴水,就是刚好的湿度;

禁忌:绝对不能在阴天、傍晚浇水!去年我堂弟图省事,傍晚给生菜浇了水,第二天早上全冻成冰菜,叶子全烂了,血的教训啊!

4. 给菜剪剪枝:去掉老叶,集中养分长新叶

低温天养分少,菜的精力有限,要是老叶、黄叶还留在上面,会浪费养分,新叶自然长得慢。咱每隔15天,给菜轻剪一次:

香菜:把底部发黄、发蔫的老叶剪掉,保留顶部3-4片真叶,让养分集中供给新叶;

生菜:要是叶片长得太密,疏掉中间的弱叶、黄叶,每棵菜留5-6片壮叶就行,还能增加通风,减少病害。

剪下来的老叶别扔,堆在菜地边发酵,开春就是好肥料,咱农民过日子,就得这么精打细算!

我这几年帮邻居看菜,发现很多人越冬种菜失败,不是技术不到位,而是犯了3个低级错误,咱提前避开:

1. 别等冻僵了再防护:早准备比啥都强

不少人觉得没上冻就不用盖膜,等第一次霜冻把菜打蔫了才着急,这时候已经晚了——蔬菜受冻后,叶片细胞会受损,就算后来做好防护,长得也慢半拍。记住:霜降过后,不管温度高不高,先给菜盖层秸秆;预报有霜冻,提前1天搭拱棚,宁可早防护,也别等冻了再补救。

2. 别盲目补肥:低温天饿一点比撑着好

有老铁见菜长得慢,就往地里撒尿素、复合肥,结果越撒长得越差——低温下化肥分解慢,堆积在土壤里会烧根,还会让土壤盐碱化。咱农民常说冬天菜休眠,少喂一口饿不死,多喂一口能撑死,就是这个理!

3. 别密植贪多:菜挤菜,全冻坏

新手总觉得多种点,收得多,把香菜、生菜种得密密麻麻,结果通风差、光照不足,低温天更容易生病,还互相抢养分,最后全长得又细又弱,一冻就死。正确的密度是:香菜株距8-10厘米、行距15厘米;生菜株距20厘米、行距25厘米,给菜留够呼吸空间,才能长得壮、抗冻强。

光说理论不够,咱聊点实在的——去年我家小菜园的越冬香菜、生菜,是咋管理的,供大家参考:

9月20号种的铁杆青香菜和意大利生菜,10月中旬长到4片真叶时,先给菜地浇了一次腐熟羊粪水,然后铺了5厘米厚的玉米秸秆;10月底(霜降后),搭了1米高的小拱棚,白天温度高的时候把膜揭开通风(避免棚内闷热烂叶),晚上盖膜+无纺布;11月每隔10天,中午浇一次稀释的黄豆水,同时剪掉老叶;12月气温降到零下3℃,晚上在拱棚外再盖一层塑料膜(双层保温),白天照样通风。

结果呢?香菜从11月上旬开始采收,每次摘完过10天又能长新叶,一直吃到1月中旬;生菜更给力,叶片长得又大又厚,圣诞节那天还摘了一筐做沙拉,全家都夸冬天的生菜比夏天的还好吃!

1. 品种对路:选抗冻的老品种,别买错种子;

2. 防护及时:霜降后盖秸秆,低温搭拱棚,别等冻了再补救;

3. 管理精简:少浇水、少施肥、勤剪老叶,给菜减负才能长得快。

其实香菜、生菜越冬真不难,咱农民种地靠的就是经验和细心——只要摸透它们的脾气,顺着季节来,冬天不用买蔬菜,自家小菜园就能实现鲜菜自由!

要是你家也种了越冬菜,遇到啥问题(比如叶子发黄、冻害后咋补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就会回复——咱都是种地人,互相交流经验,才能种出更多好菜!

来源:都督大冢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