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老铁,注意了!刚开完的四中全会,把农村未来的发展路径给明确了!这3个敲定的核心方向,不光农村人要密切关注,城里人的衣食住行、休闲就业也会跟着受影响,不管你是种地的、上班的,还是想往农村布局的,都得仔细往下看!
各位老铁,注意了!刚开完的四中全会,把农村未来的发展路径给明确了!这3个敲定的核心方向,不光农村人要密切关注,城里人的衣食住行、休闲就业也会跟着受影响,不管你是种地的、上班的,还是想往农村布局的,都得仔细往下看!
第一个方向: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推进,小农户不再单打独斗。以前农村种地,大多是一家一户守着几亩地,春种秋收全靠人力,辛苦不说,遇上天气不好还可能减产。这次全会明确要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牵头,把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用机器代替人工,让小农户也能搭上现代农业的快车。
前几天我去山东济宁的农村走访,正好赶上当地农机合作社的秋收作业。一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穿梭,“轰隆隆”的声响不绝于耳,一天就能收割160多亩地,顶得上30多个农民干一整天。合作社的王社长跟我唠:“以前农户自己种地,买台收割机得十几万,普通人家根本扛不住;现在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调度,农户只需要交少量服务费,从播种、施肥到收割、脱粒,全流程都不用自己动手,一亩地还能多收160来斤粮食。”
村里的老农户李大爷今年69岁,种了一辈子地,他指着田里的机器感慨:“以前割麦子,得弯着腰一把一把割,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腰,手上全是老茧。现在机器一过来,麦子直接被吸进去,出来就是干干净净的麦粒,装袋就能拉回家。我把家里的4亩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还能在合作社帮忙照看机器,一个月能挣3200块,比以前自己种地强太多了!”
可能有人会担心,土地流转后会不会失去土地?其实完全不用怕,政策明确是“自愿有偿流转”,农户可以选择拿土地租金+合作社分红,也可以选择留在合作社务工拿工资,怎么划算怎么来。而且规模化种植后,农药、化肥能批量采购,成本降低不少,还能统一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粮食质量更有保障,不管是卖给粮站还是做深加工,都更有竞争力,农户的收入也更稳定。
第二个方向: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城里有的农村逐步配齐。以前一提起农村,不少人想到的是“路窄难走、晚上没灯、看病不方便”。但这次全会明确,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不光要修更宽的公路、通更快的网络,还要完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设施,让农村人也能过上“城里式生活”。
我老家在河北邢台的一个村子,这两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去年村里修了双向两车道的水泥路,以前下雨天满脚泥泞、电动车都难行的日子彻底结束了;村口和主干道都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出门遛弯、串门再也不用打手电;村里的卫生室也添了新设备,头疼脑热、高血压这些常见病,不用再跑40多公里外的县城,甚至能通过远程会诊,让市里的医生给看诊开药。
村支书老张跟我掰着指头算:“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往外跑,说农村没奔头、不方便。现在路通了、网快了,有5个年轻人回来开了网店,卖咱们村的核桃、红枣、土蜂蜜,最多的一个月销售额能到6万多;还有人搞起了乡村民宿,周末城里来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政策说了,接下来还要给农村通天然气、建污水处理站,以后咱农村的环境、配套,真不一定比城里差。”
现在全国不少农村都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农户坐在家里就能通过手机APP查看农田的墒情、病虫害情况,买农资、卖农产品直接在线上搞定,甚至村里的村务公开、补贴发放,都能在微信群里及时看到。基础设施跟上了,农村的吸引力自然就强了,以后“城里上班、农村生活”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
第三个方向: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种地不再是唯一出路。以前农村人想赚钱,要么在家种地,要么外出打工,选择少得可怜。这次全会鼓励农村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加工”“农业+电商”等新业态,让土地不仅能种出粮食,还能“生”出更多赚钱的路子,让农村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
我去浙江衢州的农村采访时,就被当地的“农业+旅游”模式惊艳到了。当地农户把稻田打造成了“稻田艺术画”,夏天绿油油的稻田里,各种卡通形象、乡村风景栩栩如生,吸引了大批城里人来打卡拍照。农户们趁机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卖起了自家种的大米、养的土鸡、酿的米酒,一个旅游旺季赚的钱,比种一年地还多。
村里的返乡创业青年小周,以前在杭州做互联网运营,去年回村开了家农产品电商工作室。他跟我说:“现在农村物流越来越方便,我把村里的笋干、茶叶、土鸡蛋放到网上卖,一天能发几十单,最多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就有3万多。现在不光我自己赚钱,还带动了20多户农户一起搞标准化种植,大家一起把日子过红火。”
还有的农村搞起了农产品深加工,把普通的红薯做成红薯干、红薯粉、红薯酥,把玉米做成玉米汁、玉米糊、玉米脆片,农产品的附加值一下就上去了。以前一斤红薯卖几毛钱,加工成红薯干能卖十几块;一斤玉米卖一块多,加工成玉米汁能卖五六块,农户收入直接翻了好几番。而且这些深加工企业还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村里的老人、妇女不用出门,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一个月也能挣两三千块。
这三个方向,看似是针对农村的改革,实则和城里人息息相关。农业规模化后,粮食、蔬菜、水果的供应更稳定,价格也会更平稳,城里人的菜篮子能更实惠;农村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多元化后,会有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城,也会有更多乡村旅游、民宿选择,城里人的休闲生活也会更丰富。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规模化种植会不会让农产品失去‘土味’?”“农村发展起来后,会不会抬高当地物价,反而让农村人压力变大?”“年纪大的农户跟不上机械化、数字化节奏,会不会被淘汰?”这些问题确实值得大家好好琢磨。政策虽然定了方向,但具体到每个村子、每个农户,怎么落地、怎么适配,还需要不断探索。
你老家有没有开始推进这些政策?你觉得农村这3个发展方向,能给你带来哪些实际影响?不管你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都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云上挂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