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中国3.0启动!不只卖货更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13:30 1

摘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是我们的第一个自贸协定,早在2002年就签了,2010年全面生效(1.0版)。后来也升级过一次(2.0版)。

近日,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上传来一个重磅消息: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协定(FTA)即将迎来“3.0版”!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在会上确认了这一消息。

这事为什么重要?因为中国和东盟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了——双方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

既然关系已经这么铁了,为什么还要费劲“升级”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是我们的第一个自贸协定,早在2002年就签了,2010年全面生效(1.0版)。后来也升级过一次(2.0版)。

但问题是,世界变化太快了,十几二十年前,大家谈贸易,谈的都是集装箱、关税、工厂。而现在呢?我们谈的是直播带货、跨境数据、扫码支付和绿色能源。

简单来说,1.0版的协定,就像一张“旧地图”,你拿着它,根本找不到“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这两片“新大陆”。

扎夫鲁部长的话很实在:“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协定是否符合现实需要。”

这次升级的本质,就是双方都意识到,光靠“降低关税卖点货”的旧模式已经不够用了。面对未来的竞争,谁能先定下“规矩”,谁才能抓住主动权。

这次3.0版谈判,增加了很多“新章节”,如果说1.0版的核心是“货物”,那3.0版的核心就是“规则”。

主要“新”在两大块: “数字经济”被摆上台面,这是最大的看点,包括跨境数据流动、电子商务、数字服务贸易等。

意味以前我们谈的是“货”怎么过去,现在要谈的是“数据”怎么流动。这背后涉及的是海量的电商、金融和科技合作。

这才是3.0版的灵魂,它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正式从“工业时代”迈向“数字时代”。

第二是 “绿色经济”成为标配,这几年,从清洁能源到可持续发展,全球都在“变绿”。这次升级也加入了绿色经济的章节,要在绿色供应链、环保标准上加强合作。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供应链互联互通、中小企业参与、消费者保护等内容。这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正在从“拼规模、拼成本”的粗放阶段,转向“拼规则、拼标准、拼质量”的高级阶段。

这个时间点非常微妙,当下的全球环境:单边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动不动就“脱钩断链”,全球供应链在疫情和地缘政治中被冲得七零八落。

这时候,中国和东盟选择“反向操作”,把门开得更大,把合作搞得更深。这背后,至少有三层战略考量:

首先是“避险”。全球经济风大浪大,单打独斗很容易翻船。东盟拥有6.5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中国则有最全的产业链和技术。

双方深化合作,等于是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最确定的“战略后院”和“经济压舱石”,共同抵御外部的寒气。

其次是“补链”,前几年的经历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供应链韧性”有多重要。3.0版专门谈“供应链互联互通”,就是要提升整个区域的生产、物流效率。说白了,就是让“亚洲制造”的链条转得更顺,不容易被“卡脖子”。

最后,是“争话语权”,这是最深层的原因。过去,全球贸易的规则基本都是西方定的。现在,中国和东盟通过3.0版,在数字、绿色这些“未来赛道”上自己先“立规矩”,这实际上是在提升整个亚洲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中国-东盟3.0版的启动,是亚洲区域一体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它不仅关乎企业能省多少关税,更关乎这个区域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规则。

这就像两个最大的邻居,决定不仅要一起做大生意,还要一起商量着把“马路”修得更宽,把“红绿灯”(规则)定得更明白。这在当前这个混乱的世界格局中,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体现。

来源:小张的任意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