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光渐弱,卜冠今还一直没抓到导演想要的“疯子”精髓,陈凯歌导演饭都不顾上吃,没得到角色的演员们穿梭在现场的各个拍摄组,为了一个群演角色极力争取。连带着观众也跟着沉浸式进入拍摄现场,一起紧张到手心冒汗。
作者 / 张 特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演技类综艺,真的能对演员有加持吗?这个答案,我们在《演员请就位3》,看到了曙光。
天光渐弱,卜冠今还一直没抓到导演想要的“疯子”精髓,陈凯歌导演饭都不顾上吃,没得到角色的演员们穿梭在现场的各个拍摄组,为了一个群演角色极力争取。连带着观众也跟着沉浸式进入拍摄现场,一起紧张到手心冒汗。
播到这一周,《演员请就位3》已经进入了片场拍摄阶段。从筛选到指导,这一季“想入席,先入戏”的核心逻辑也愈加清晰起来。节目想要的,不仅是让好演员被看到,还要让有潜力的演员得到进一步的指导和成长。
这种直观的感受,让长久持续关注综艺业态的综艺爱好者kk长舒了一口气。结果端而言,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是产业链上下游综合合作的结果。简言之,它由一组人合力而成,演员是其中最台前的部分,他们的表现,不仅反馈着内容产品的最直观结果,也释放着内容行业整体的趋势信号。
2025年,《演员请就位》做到了第三季,节目逐步完成了一个综N代IP的内容突破,也推动了演技综艺垂类赛道的叙事革新。
要得到一个角色,需要“下点真功夫”
5个高启强7个高启盛,演员们不仅演了猫咪,演了从狗到暴躁路人的切换,还模仿雄狮争斗......《演员请就位3》似乎在搞一种很传统又质朴的演技训练。
在《狂飙》高启强和高启盛的角色争夺正式开始之前,章子怡用雄狮&鬣狗来比喻两个角色特性,要求演员们先用动物模拟找找状态。张百乔和李茂,记得雄狮对峙的嘶吼,但又没有完全“动物化”。吴镇宇在一旁不停提示大家,“是狮子啊,不是人”。
想演高启盛的演员们找不对状态,吴镇宇直接四肢匍匐在地,为大家示范鬣狗的肢体动作。他身体轻盈地爬行,迅速在7秒内捕捉到鬣狗的警惕与攻击性。
用动物类比教学,导师一边示范一边点出大家的不足,演技类综艺的意义,直观到可以用节目那句“想入席,先入戏”一句话就完成总结。
越是行业流程逐步走向工业化,就越是需要强调最基础的核心业务能力。《演员请就位3》强调的“入戏”,不仅要求演员们的基本功,更深层的,是拷问演员们对于角色的理解能力。大众印象里,对于演员声台形表训练的想象也是从模仿动物和无实物表演开始的。就像吴镇宇说的,“表演的练习就是这样”。模拟雄狮争夺也好,鬣狗蛰伏也罢,最重要的是,去读懂为什么要这么演?
节目也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这个行业最底层的竞争本质:这是一个头部效应显著的行业。
女演员们卸妆素颜,男演员们在动物模拟情景中各出奇招。大家如此全力以赴,是因为他们在节目的设定场景里,清楚地看到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真实的影视行业竞争现实就是这样,你不卷,就争取不到角色。
同样是《狂飙》高启盛的角色竞争,为了更加贴近原版,大家对自己丝毫不手软,一个个动手真扇自己的脸。代高政几巴掌下去脸直接肉眼可见得肿了起来,镜头一转短剧霸总爆改“蜜蜂小狗”。李茂选择的鱼贩时期的高启强,为此还两天没有刮胡子。
在《我要上学》里有偶像赛道转型的许佳琪,也有依靠角色拿到了不少观众认可的卜冠今、苏晓彤,以及获得过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演员的吕星辰。大家都在为争取更多的机会拼命,哪怕只是一个群演角色。
不仅要求“入戏”,《演员请就位3》重点还在给潜力演员们“逐渐入戏”的机会。
相较于以往,今年的《演员请就位3》也更加注重呈现演员们正在积累“一万小时”的过程。前两轮的考核,观众就可以清晰在节目里看到演员们的成长和进步。短剧赛道代高政是最明显的代表。从一开始的惯性霸总演绎法,被调侃“短剧腌入味”了,到后来爆改窝囊废,再到如今渐入佳境。连看几期,kk居然看出了“养成感”。
和所有职业走向专业化一样,演技的强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像陈凯歌提到的“在所在行业认真付出一万小时才有可能成功”。
“下点真功夫”,上周,第一阶段面试结束的时候,陈凯歌导演对着已经完成表演的大家说了这么一句话。争取角色也好,增强领悟力和基本功打磨也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演员请就位3》呈现的就是这个导演和演员们一起为角色“下点真功夫”的过程。
一场演综变革期的“返璞归真”
当我们讨论一档综艺,离不开赛制、模式、环节设计的解读。
《演员请就位3》围绕选角、定妆试戏、争取角色、跑组排练、片场拍摄等一系列行业真实过程,开创演员赛道化的考核,小人物、黑莲花、拽姐、窝囊废等多个标签赛道,让大家自己选择。尽可能真实为大众呈现行业生态的同时,也很好地为演员们留足了表现的空间。
初心很简单——让好演员靠演技得到被观众看见的机会。毕竟,对于演员们而言,被看到是在这个行业立足的最重要职业节点。
以第一轮建立初步印象的“表演之城”环节为例。规则允许学员在摄影棚内搭好的制景区域中自由组队、自由使用场地并自由选题构思,导师则在棚内随意走动观察,并收走印象不错的学员号码牌。这一轮,就有不少演员脱颖而出。
宋伊人扮演“买身”葬父的可怜流民,被指出写错字时临场反应,得到了章子怡的赞扬,也拿下了观众的泪水。张百乔饰演卖豆腐的脑瘫患者,打动了陈凯歌。卜冠今出场介绍那段关于热爱与坚持的剖白,至今看起来仍旧令人动容。有热情有实力,卜冠今与吴镇宇合作对手戏也能迅速给到人物理解,并作出合理的表演。
这是一场靠“入戏”争夺注意力的竞争。不仅是导师的赞许,更是屏幕前的无数观众的视线。
被看见之外,还有精益求精,这就得依靠培养和上游的托举。这个行业伤仲永的故事并不少见。一个有灵气的演员,哪怕被导演看到,得到了角色机会,也还是需要在实际演绎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精进。
就像节目当中,陈凯歌导演前一轮夸赞卜冠今“她可以演疯子”,但真到了片场,进入疯子角色的演绎片段,卜冠今也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整细节。“演技被一遍遍抠细节”,在导演几乎是手把手的指导下,逐渐领悟,理解角色,才能最终拿到陈凯歌导演给出的及格分数。对许佳琪的现场细节指导也精细到眼神和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章子怡导师则是近乎逐帧抠演技的方式,帮助演员更精准的诠释角色。
比如竞争高启盛一角,怕大家无法理解模仿鬣狗的要求,仔仔细细地解读了角色的“鬣狗”性。又比如张亮饰演的高启强,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带他调动情绪,最终让张亮感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他就是我弟弟”……版本的不同,很直观的呈现出了导师帮助和托举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导师之间教学方式的不同。
我们站在行业宏观视角,聊流量泡沫,聊行业低迷,也说起不少好演员不被看见,但却忽视了上游托举好演员的重要性,给“良币”抛光,才能让行业生态走向良性持续化。
我们再回头看节目前两轮的考核设计——不仅仅是对学员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更是在通过最基础的前置环节,来强调演员职业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职业态度与生活质感。从里到外,从职业基本功到逐步让演员们明白,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就节目本身而言,国产演综迭代多年,从筛选到培养,《演员请就位3》给出了一份返璞归真的答卷。赛制革新、筛选流程的透明化,以及更加注重指导和培养,本季还加入了观众考核、行业考核等环节,就节目本身而言,综艺创作也在持续地自我摸索迭代。
2025年,综艺市场依旧在摸索更能破圈的内容范式,而越是市场冷静期,越显得愿意深耕内容的可贵。
《演员请就位》做了三季,不仅仅停留在对影视工业化生产流程的科普展示,而是将专业评审标准、市场需求的变化反馈与上游创作端进行交流融合,为演员成长提供了路径和舞台,更为行业生态提供了一面镜子——
身在其中的他们,或许还在通往“就位”的路上,但已然看到了节目和演员“就位”的决心。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图。
来源:可乐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