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2岁瘫痪男人能用想法移动鼠标了,没用任何外设,没戴头盔,脑袋里插了根比头发细15倍的线。
52岁瘫痪男人能用想法移动鼠标了,没用任何外设,没戴头盔,脑袋里插了根比头发细15倍的线。
没人提这事儿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做的。
没人说这技术比马斯克的Neuralink更稳、更亲和、更不排异。
但医生护士每天早上查房,看他盯着屏幕,光标慢慢挪到那个“确认”按钮上,按下了。
不是特效,不是表演。
是真实的神经信号,从他脑皮层里被精准捕捉,传出来,变成指令。
他以前连抬手都做不到。
现在能控制电脑了。
能点开视频,能发条微信,能给老伴儿发个“我今天好点”。
没人知道他半夜醒着的时候,会不会盯着天花板,想:原来我还能“想”,还能“做”。
这技术不是突然蹦出来的。128根电极,每根5微米,柔性,贴着脑组织爬进去,不伤神经,不发炎。
国外做不了那么细还那么稳。
他们试过100多次动物实验,失败过无数次。
没人夸他们,可他们还接着干。
第二代256通道的样机早就做出来了。
更细,更快,信号更干净。
下半年就要进人脑。
不是实验室里的花架子,是真要让瘫痪的人,重新“活”回生活中去。
华为和智冉医疗在搞系统。
鸿蒙的脑机接口生态,不是概念。
是准备让残疾人用意念打车、付款、开灯、叫外卖。
你别以为这是几十年后的事。2025年,第一批商用设备就要上市。
价格不会是天价。
医保在谈。
国家药监局给了绿色通道,没人卡着不放。
别再说什么“外国领先”。
这次,我们不只是跟跑,是换道超车。
不是靠烧钱,是靠一群埋头做电极的医生,和一群敢把芯片往脑里扎的工程师。
他们没直播,没上热搜。
但那天,一个瘫痪的男人,用意念点了“发送”,给妻子发了句:“我饿了。
”
这才是科技该有的样子。
不是炫技,而是让人,重新能“想”和“做”。
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来源:青春已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