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冬天,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把王老师的食谱收进了官方康复指南。
乳腺癌术后不能吃豆制品?
这说法早过时了。
去年冬天,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把王老师的食谱收进了官方康复指南。
豆腐、海带、深海鱼,三样东西,每周吃三次,五年生存率比躲着豆制品的人高了两个百分点。
不是所有豆制品都一样。
豆腐钙含量比牛奶还高,蛋白吸收率超九成。
但油炸豆泡、高盐腐乳,真不能乱吃。
有人怕大豆异黄酮像激素。
可它连真雌激素的千分之一都不到,反而像哨兵,该挡的挡,该放的放。
亚洲人代谢这东西,比欧美人快三成多。
你吃豆浆,它不叫摄入雌激素,叫补营养。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据更实在。
吃对了,炎症指标直接降两成八。
那些靠营养粉、蛋白粉的,不如一碗热腾腾的豆腐羹。
别迷信“忌口”。
忌的是炸鸡、可乐、甜点,不是豆腐。
术后三个月开始吃,从每周一次加到三次,没人说不行。
甲状腺患者得控制量,肠胃弱的分着吃,别一口气吃半块。
发酵豆制品咸,注意看标签。
真正该怕的,是那种“医生说不能吃,就没再碰过”的心态。
营养是动态的,不是终身禁令。
有人术后三年不敢碰豆腐,结果骨密度掉得比同龄人快。
钙没补上,维生素D也没晒够。
别拿老黄历当新药方。2024年CSCO指南都更新了,饮食要分阶段,要记食物日记,要定期评估。
你以为你在保护身体,其实你是在饿着它。
一碗豆腐,一顿鱼,晒十分钟太阳,比十种保健品都踏实。
那些还在刷“乳腺癌忌豆”的短视频,该停一停了。
真懂行的医生,现在都劝你:吃,但要会吃。
来源:小易有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