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专区撤销:一段被遗忘的行政区划变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7:34 1

摘要:在翻阅甘肃地方志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存在时间短暂却值得深思的行政区划案例——岷县专区。这个成立于1949年的专区,在1950年就被撤销,其存在时间不足一年。

在翻阅甘肃地方志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存在时间短暂却值得深思的行政区划案例——岷县专区。这个成立于1949年的专区,在1950年就被撤销,其存在时间不足一年。

这段历史虽已过去七十余年,但其背后的决策逻辑与现实考量,对今天的行政区划改革仍具有启示意义。

---

昙花一现的行政区划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省的行政区划体系迎来大规模重组。在当时的行政区划格局中,岷县专区作为11个分区之一登上历史舞台。然而与其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创设,不如说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过渡性安排。

从现有资料来看,岷县专区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先天的困境。一位曾参与当时区划工作的老干部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的岷县专区所辖区域有限,人口不足百万,在甘肃省的各个专区中规模最小。”

这种情况下的专区设置,更多是基于战时行政管理模式的延续,而非长远的发展考量。

1950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岷县专区被正式撤销,其原辖县被一分为四,分别并入武都、天水、定西、临夏四个专区。这一调整使得甘肃省的专区数量由11个减至9个,而县级行政区数量则从73个增加到86个。

这一增一减之间,反映了当时行政管理思路的转变。

多重考量下的撤销决定

当我们深入探究岷县专区被撤销的原因时,会发现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政效率的考量最为直接。专区规模过小导致行政成本增加,管理效能降低。据《甘肃省志·行政区划志》记载,当时岷县专区仅辖5个县,是全省规模最小的专区。单独设立一级行政管理机构,需要配备完整的行政班子,这与当时精简高效的原则相悖。

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样不可忽视。岷县专区地处甘肃省南部,属于多山地区,地形复杂。一位研究甘肃地理的学者指出:“在当时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从专区驻地到最远的县城,往往需要数日行程。”这种地理隔离严重制约了区域内的联系和管理,加之当时通讯手段落后,信息传递困难,进一步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

经济发展的现实压力也是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岷县专区所辖区域经济基础薄弱,单独设立专区级行政管理机构,可能造成行政资源与经济规模不匹配的问题。

曾任职于西北军政委员会的一位老干部在日记中写道:“有些专区规模过小,既不利于统一规划区域经济,又增加了不必要的行政开支,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频繁调整背后的探索

岷县专区被撤销后,其原属县级行政区的隶属关系经历了复杂而频繁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行政区划改革的探索性质。

以岷县本身为例,它先是被划归天水专区,而后又经历了多次隶属关系变更。1958年,随着武都专署被撤销,岷县与宕昌、文县、武都、康县一同被划归天水专署管辖。

这次区划调整规模空前,到1958年底,甘肃省的专区数量从之前的11个缩减为7个,县级行政区则由86个大幅减少至42个。

1961年,甘肃省又设立了临洮专区,岷县成为临洮专区下辖的4个县之一。然而这一区划设置同样十分短暂,1963年临洮专区被撤销,岷县随之被划归武都专区。

1985年,岷县再次经历区划调整,与漳县一同被划归定西地区管辖。最近的调整发生在2003年,随着定西地区被撤销,设立地级定西市,岷县成为定西市下辖的县之一。

这一系列的频繁调整,从侧面说明了行政区划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任何固化的区划设置都可能随着条件变化而显现出不适应性。

历史镜鉴与现实启示

回顾岷县专区这段短暂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行政区划的设置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岷县专区从设立到撤销不足一年,这种及时的调整反映了新政权务实灵活的态度。这种不固守成规、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的做法,至今仍值得借鉴。

行政管理层级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岷县专区被撤销到后续的多次区划调整,说明行政区划改革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通讯条件、治理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适当的行政区划规模对于提高行政效率至关重要。规模过小会导致行政成本过高,规模过大又可能影响管理效能。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行政区划改革中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仍在继续,如地区改市、省直管县等探索,都在不同程度上延续着优化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的思路。

---

翻阅那些已泛黄的档案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岷县专区的撤销不是孤立的行政决策,而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优化的一个缩影。

从专署到地区,再从地区到市,岷县的隶属变迁犹如一部微缩的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史,记录着我国地方行政体系为适应不同时期发展需求而做出的持续调整。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行政区划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为发展服务,当既有的区划设置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时,及时调整就是必然的选择。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