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上午,瑞士学子“巴渝美食文化之旅”项目结业仪式在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顺利举行。25名瑞士学子带着“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证书与学习培训结业证书,为这场为期18天的跨文化技能交流之旅画上圆满句号。此次项目以巴渝美食为纽带,在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技能认证体系
瑞士学子圆满完成“巴渝美食文化之旅”
——中瑞职业教育创新合作结硕果
10月27日上午,瑞士学子“巴渝美食文化之旅”项目结业仪式在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顺利举行。25名瑞士学子带着“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证书与学习培训结业证书,为这场为期18天的跨文化技能交流之旅画上圆满句号。此次项目以巴渝美食为纽带,在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技能认证体系、文化传播路径上实现多重创新,成为中瑞人文交流与技能共融的生动典范。
110学时实现“技能+文化”双提升
不同于传统短期交流项目,本次“巴渝美食文化之旅”精心构建了总计110学时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依托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烹饪与食品学院专业师资、世界技能大赛实训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资源,打造“理论+实操+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兼具专业性与文化深度:技能层面,学员从火锅底料与制作工艺、食材处理与保鲜,到特色火锅菜品制作、创新与摆盘,逐步掌握符合中式烹调师(火锅料理师)五级职业资格标准的核心技艺;文化层面,课程融入中国国情文化、交际汉语、茶艺国画、太极拳等内容,更通过洪崖洞、磁器口等城市地标探访,让学员在感受“8D魔幻城市”魅力的同时,理解火锅“包容共生”的文化内核。
瑞士带队教师Alfred Erhard Gick在发言中提到:“这种一刀一砧、一锅一勺化平凡为神奇的烹饪哲学,让我们对中华饮食文化肃然起敬。”瑞士带队教师Valentin Leuba对重庆火锅赞不绝口,认为其恰似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锅中风味与食材在此交融,食客间的谈笑与智慧在此共鸣。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搭建了双向交流平台,瑞士教师通过西餐技能展示,为中方烹饪教学带来国际视角的创新启发,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提升的良性互动。
“一试双证”打通国际技能互认通道
作为本次项目的核心创新亮点,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中心)与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联合推出“一试双证”考核模式,将中式烹调师(火锅料理师)初级等级认定与“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有机结合。结业仪式上,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宋琦为学员代表颁发“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证书,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副校长贾小波颁发学习培训结业证书,后续中式烹调师(火锅料理师)五级等级认定证书将邮寄至学员手中。
“这一认证模式为外籍学员量身定制特色技能模块,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外开放的包容性与创新性,为推动国际技能认证贡献了宝贵实践经验。”宋琦在发言中表示,“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中心将以本次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网络直播、中医保健等职业领域,开发国际互通互认的技能标准,构建“标准共认、赛事共办、项目共建、人才共育”的国际技能友好城市合作网络。
从“美食交流”到“友谊桥梁”的深度跨越
18天的研学中,“火锅”不仅是技能学习的核心载体,更成为中瑞文化互鉴的情感纽带。开班仪式上的礼品互赠、足球篮球友谊赛的并肩竞技、课堂内外的烹饪心得分享,让双方师生从初识到相知,结下深厚友谊。瑞士带队教师Nadine Wegmann在发言时感慨:“对学生们而言,这次开拓文化视野的旅程将是终生难忘的启蒙,必将激励他们继续探索世界。于我们而言,这是深度交流的序章,也是长久合作的开端。”
贾小波在总结中指出,学校作为“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服务站,始终以“以技育人、以文化人”为理念。本次项目中,瑞士学员展现的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与中方师生传递的巴渝文化魅力相得益彰,让“留学重庆”品牌更具温度。“结业不是终点,而是合作的新起点。”贾小波表示,学校期待未来组织师生回访瑞士,深化中瑞在饮食文化创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等领域的长期合作。
仪式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瑞士学员手捧证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场以美食为媒的文化之旅,不仅为中瑞职业教育合作注入新活力,更以创新实践证明:技能无国界,文化可交融,当巴渝火锅的香气遇见瑞士的工匠精神,便能碰撞出跨越山海的友谊火花。
供稿︱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责编︱安宗军
来源:CQTV教育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