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这条弹幕,笑完突然心里一咯噔——原来把“老”和“废”划等号的,压根不是年龄,是借口。
“85岁还在打门球?
我爷爷75岁就喊膝盖报废了。
”
昨晚刷到这条弹幕,笑完突然心里一咯噔——原来把“老”和“废”划等号的,压根不是年龄,是借口。
海南儋州白马井镇最近把门球场换成进口人工草,八十多岁的阿公阿嫲天天顶着大太阳挥杆,协会人数一年飙了35%。
有人调侃“这是老年团建”,可数据啪啪打脸:中国老年学学会刚测完,坚持打门球的85+老人,认知功能掉速直接砍四成。
说白了,球杆挥的不是球,是脑子里的锈。
更离谱的是,他们组队用智能手机约球。
别惊讶,2025年全国80岁老人里,十台手机有八台是智能机,头条语音播报一点,球友群立刻“滴滴”响。
之前总担心“字太小不会按”,现在平台全改成“银发模式”——按钮大得能放下一个指纹,点一下自动读屏,误触直接退回主页,脾气再暴的阿公也骂不到运营商。
有人酸:“候鸟养老罢了,有钱才能飞。
”儋州最新操作专治嘴硬:12个“医养结合”社区月租比三亚民宿便宜一半,三甲医院老年科直接开进楼下,异地医保一码结算。
去年大连还推出“喘息服务”,子女出差一周,老人免费托管,护工上门,政府买单。
说白了,国家怕你“久病床前无孝子”,干脆把“床前”搬成“乐园”。
最扎心的是住房补贴。
只要三代同堂,房产证上写老人名,每月多领500块,电梯加装再补一半。
政策赤裸裸喊话:别把爸妈扔在老家当“留守老人”,接到身边一起蹭外卖红包,比逢年过节转账实在得多。
看完只想给爷爷打个电话——膝盖报废?
儋州那帮85岁阿公表示,先打三局门球再聊。
来源:黎泊涵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