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出新规定:60岁以上老人办业务,享这些福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6 03:24 1

摘要:最近家里有老人去银行办事的,应该能发现不少变化:不用在大厅里排长队,看不懂智能设备有人帮,连填单子都有专人指导。其实这不是个别银行的“暖心举动”,而是银保监会推动下,全国多数银行都在落实的“适老化金融服务”新规——专门针对60岁以上老人,解决他们办业务时的痛点

最近家里有老人去银行办事的,应该能发现不少变化:不用在大厅里排长队,看不懂智能设备有人帮,连填单子都有专人指导。其实这不是个别银行的“暖心举动”,而是银保监会推动下,全国多数银行都在落实的“适老化金融服务”新规——专门针对60岁以上老人,解决他们办业务时的痛点难点,全是实打实的福利。

这些福利不是花架子,每一项都戳中老人的实际需求。家里有老人的,可得把这些信息记牢,告诉老人以后去银行不用慌,这些便利都是他们该享的。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些福利说透,再讲讲怎么顺利享受,帮老人把便利稳稳拿到手。

一、先明确:这些福利不是“临时福利”,是长期服务

首先得跟大家说清楚,这些针对老人的服务,不是银行搞的“短期活动”,而是银保监会从2021年开始就推动的长期政策,现在大部分银行(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农商行)都已经落地,而且会持续优化。

政策的核心就是解决老人办业务的“难”:比如不会用智能设备、怕排队、担心资金安全、看不清字等。所以这些福利全是围绕这些痛点设计的,目的就是让老人在数字化时代,也能顺畅享受金融服务,不用再“怕去银行”。

二、60岁以上老人办业务,5个核心福利要记牢

这5个福利是多数银行都有的“标配”,不管老人去哪家银行,基本都能享受到,大家可以对照着看。

1. 不用排队:专属“绿色通道”,到店优先办理

老人体力差,站着排队半小时就吃不消,这是最常见的痛点。现在所有银行网点都设了“老年人绿色通道”,60岁以上老人到店后,不用取号排队,直接找大堂经理说明情况,就能优先叫号办理业务。

就算赶上银行人多,也能享受“插队”待遇——比如正在叫号到100号,老人刚到,可能直接叫“老年优先号”先办。而且很多银行还专门设了“老年人服务窗口”,不用和年轻人挤同一个窗口,办理速度更快,尤其适合办理存取款、转账、挂失这些常用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人不好意思主动说,其实不用怕,银行工作人员看到老人会主动引导,自己主动问一句“有没有老人优先窗口”也完全可以,这是政策规定的福利。

2. 拒绝“智能绑架”:现金业务不取消,人工服务不减少

现在银行里到处是智能柜员机,但很多老人不会用,也怕操作错了出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新规明确要求:银行不能强迫老人用智能设备,现金业务必须保留人工窗口,而且人工窗口的数量不能随意减少。

比如老人要取现金、存现金,或者办理存折业务,就算大厅里有智能柜员机,也可以直接要求去人工窗口办理,银行不能拒绝。另外,很多银行还在智能设备旁安排了“适老引导员”,老人如果想试试智能柜员机,引导员会手把手教,一步一步帮着操作,不用担心出错。

还有个细节,以前有些银行鼓励“无卡办理”,但老人习惯用存折、银行卡,现在银行也会保留存折业务,不会要求老人必须换成银行卡,让老人用得习惯、用得放心。

3. 费用减免:这些常用业务,不用再花钱

老人过日子节俭,办业务花手续费总觉得心疼。现在银行针对60岁以上老人,减免了不少常用业务的费用,都是日常能用到的:

• 账户管理费、年费:多数银行对老人的储蓄卡(借记卡)免收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只要带着身份证去银行柜台办理“双免”申请,就能一直享受,不用每年再扣钱;

• 转账手续费:通过柜台、手机银行给家人转账,很多银行对老人免收手续费,尤其是5万元以下的小额转账,基本都免费;

• 短信提醒费:银行卡的余额变动短信提醒,以前每月要扣2-3元,现在多数银行对老人免费,老人能及时知道账户里的钱有没有变动,更安心;

• 挂失、补卡费:如果银行卡、存折丢了,办理挂失和补卡业务,很多银行也对老人减免费用,不用再花10-20元的补卡费。

这些费用看着不多,但日积月累也能省不少,而且都是老人经常用到的业务,减免之后更实惠。

4. 安全保障:专门防诈骗,资金更安全

老人容易成为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的目标,新规里也专门针对老人的资金安全做了保障,银行会主动“把关”:

• 转账时主动提醒:如果老人去银行办理大额转账(一般是5万元以上),或者转账对象是陌生账户,银行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转账用途,提醒老人警惕诈骗,确认不是被骗后再办理;

• 定期开展防骗宣传:银行网点会经常贴防诈骗海报,或者在老人办理业务时,给一份防骗手册,告诉老人常见的诈骗手段,比如“冒充公检法”“中奖诈骗”“保健品诈骗”等,帮老人提高警惕;

• 账户异常及时通知:如果老人的银行卡在陌生地方消费,或者出现异常交易,银行会第一时间通过短信、电话提醒老人,确认是不是本人操作,避免资金损失。

这些措施不是“多管闲事”,而是银行的义务,目的就是帮老人看好“钱袋子”,减少被骗的风险。

5. 服务更贴心:细节照顾,办事不费劲

除了以上4个核心福利,银行还在很多细节上做了优化,让老人办业务更方便:

• 适老设备和标识:网点里的叫号机、自助机字体可以调大,有的还带语音播报;大厅里的指示牌字体也更大,清晰标注“老年人窗口”“无障碍通道”,视力不好的老人也能看清;

• 提供辅助工具:柜台会准备放大镜、老花镜,方便老人看单子、签字;有的银行还提供轮椅,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进出;

• 上门服务:对于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需要办理银行卡激活、密码重置、挂失等必须本人办理的业务,只要家人提前联系银行网点,说明情况,银行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不用老人硬撑着去网点。

三、享受福利要注意:3个小提醒,避免白跑

虽然这些福利都是老人该享的,但办理时注意几个小细节,能避免跑冤枉路:

1. 带好身份证,证明年龄

享受老人福利的前提是“60岁以上”,所以去银行时一定要带好身份证,工作人员需要核实年龄。如果老人记不住身份证号,或者身份证没带,可能没法享受优先服务,所以出门前务必提醒老人带好身份证。

2. 主动说明需求,不用不好意思

有些老人性格内向,不好意思主动要“优先服务”,或者不知道自己能享受费用减免。其实完全不用客气,银行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知道要主动服务老人,但如果没被注意到,老人自己主动说一句“我是60岁以上的,能走绿色通道吗”“这个业务对老人是不是免费”,工作人员都会配合办理。

3. 提前联系银行,尤其是上门服务

如果需要上门服务,比如行动不便的老人要重置密码,一定要提前1-2天联系附近的银行网点,说明老人的情况和需要办理的业务,银行好安排工作人员的时间,避免当天联系当天没法上门,白等一场。

四、不止线下:手机银行也有“适老版”,操作更简单

除了线下网点的福利,现在多数银行的手机银行也推出了“适老版”(有的叫“长辈版”),专门给老人设计,比普通版更简单:

• 字体大、颜色亮:界面上的字比普通版大一圈,颜色对比更明显,老人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

• 功能简化:去掉了很多老人用不上的功能,只保留“转账、查余额、缴水电费、存定期”等常用功能,不会让老人眼花缭乱;

• 语音辅助:支持语音指令,老人对着手机说“转账给儿子”“查余额”,就能直接操作,不用手动点屏幕;

• 一键求助:界面上有“一键联系客服”“一键找子女”的按钮,老人操作时遇到问题,点一下就能联系到帮助的人。

如果老人想学着用手机银行,子女可以帮老人把手机银行换成“适老版”,教老人用几个常用功能,以后不用跑银行,在家就能查余额、缴水电费,更方便。

五、最后想说:这些福利,是便利更是保障

其实银行推出这些适老福利,不只是让老人办业务更方便,更重要的是给老人的金融生活“托底”——既让他们能跟上数字化时代,又不用被迫适应不熟悉的方式,在“便利”和“安心”之间找到平衡。

对于老人来说,不用再怕去银行排队,不用再担心看不懂智能设备,不用再为手续费心疼,这些看似小事,却能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底气;对于子女来说,知道老人去银行能被好好照顾,资金安全有保障,也能少一份牵挂。

如果家里有60岁以上的老人,不妨把这些福利告诉他们,下次去银行办事时试试;如果老人还不会用手机银行的适老版,子女也可以抽时间帮老人设置一下,教老人简单操作。这些小小的举动,就能让老人感受到便利,也感受到关心。

总的来说,这些适老服务的落地,是金融行业对老人的关怀,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政策,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省心、更安心。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