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莫斯科用“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吓唬华盛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0:57 1

摘要:同时,普京精心筹备了一场针对美国的新一轮信息攻势,甚至身着军装亮相。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电视镜头前宣称,10月21日,进行的试验中,导弹飞行1.4万公里,在空中停留了近15个小时。

特朗普对俄罗斯所谓“海燕(Burevestnik)”导弹的发射反应平静,称:“普京应停止战争,而非进行导弹试验。”

同时,普京精心筹备了一场针对美国的新一轮信息攻势,甚至身着军装亮相。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电视镜头前宣称,10月21日,进行的试验中,导弹飞行1.4万公里,在空中停留了近15个小时。

“俄罗斯1”电视台报道称,该导弹是从图-95飞机上发射的,而这架飞机是从具有象征性名称“乌克兰卡”的阿穆尔州机场起飞的。同时,电视台还播放了用布料遮盖着某长条形物体被运出的画面。“政治学家”卡拉加诺夫解释道:“这是一次模拟打击的训练,旨在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侵略行为,起到惩罚或警告的作用。”

“新闻周刊”主持人基谢廖夫补充道:“过去,我们的导弹训练,都是按照相应的反击打击场景进行的。而现在,我们正在演练普京授权下的行动。”也就是说,他毫不掩饰地说,“海燕”导弹正是对特朗普制裁的回应,特朗普已从“两周内结束战争”的言论转变为对俄罗斯采取实际行动。

因此,“海燕”导弹的出现,应被视为莫斯科提出续签《第三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实际上,这是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最后一份武器控制协议,将于明年2月到期)的建议。据《纽约时报》报道,续签该条约(至少续签一年)将有助于克里姆林宫将其最后的资源集中在乌克兰战争上,避免与美国再次陷入核军备竞赛,而这种竞赛对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来说并无好处。

普京的导弹试验,首要考验的是特朗普

然而,从特朗普对“海燕”导弹的反应来看,这并非莫斯科所期待的。尽管如果换作是其他人,情况也会如此。毕竟,七年前,普京就首次宣布了“海燕”导弹的存在。当时,他解释说,“这是对华盛顿(早在2001年)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及北约扩张的回应”,并提到这款导弹是“最新武器”和“无与伦比”。实际上,《国防快报》在2023年10月,就讲述了这个苏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烂尾工程”的故事。

但最近,并无其试验的迹象,特别是没有放射性痕迹。因为这枚装有核能动力装置的导弹,必然会留下痕迹(也正因如此,它被称为“飞行版切尔诺贝利”)——但并未发现任何痕迹。

克里姆林宫特使德米特里耶夫,也未能成功掩盖这一事实,他恰巧在美国访问,一边向美国人分发印有普京言论(不知为何用的是俄语)的糖果,一边承诺“海燕”导弹并非针对他们。

尽管从各方面来看,德米特里耶夫在美国的使命几乎毫无成果,他始终未能进入白宫。更有甚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一系列反俄制裁的制定者)简直是在羞辱德米特里耶夫。“你们真的打算发表这位俄罗斯宣传者的言论吗?”他在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的交谈中惊讶地问道,并指出德米特里耶夫关于俄罗斯经济对制裁“具有免疫力”的言论完全是谎言。据贝森特称,俄罗斯的收入已经减少了20%,并可能再下降20%-30%。于是,德米特里耶夫只能在各个电视台间徘徊。但考虑到种种情况,他可能很快连电视台也上不去了。

因此,莫斯科实际上是在向华盛顿提出一个选择:要么选择俄罗斯(以解除制裁和乌克兰问题为交换),要么面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而其所谓试验(10月21日)的宣布,恰好与德米特里耶夫在美国的“宣传之旅”如此“巧妙”地重合。

信息“飓风”可能引发风暴:

但问题依然存在:“接下来会怎样?”并无新意。这位光脚的克里姆林宫国王,在连乌克兰顿巴斯都无法占领的背景下,再次拿出了他最后的杀手锏——核武器。

以下是莫斯科挥舞核大棒的最新简短时间线。

10月21日,克里姆林宫报告称,进行了“战略核力量”训练(当时“海燕”导弹并未实际发射)。普京亲自在电视镜头前指挥,批准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同时,从巴伦支海的“布里亚恩斯克”号核潜艇发射了“蓝天”导弹,而图-95MS战略轰炸机则发射了巡航导弹。也就是说,俄罗斯的三位一体核力量全部出动。

而在此之前,近一年前,普京批准,更新核学说,扩大了其使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顺便说一句,当时宣传机构并未隐瞒,这一决定是对美国允许使用ATACMS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回应”。)

还有许多其他事件:

克里姆林宫高调地将核武器部署至白俄罗斯;

俄罗斯世界军事经济与战略研究所在其报告中建议俄罗斯外交部“细化”和“强化”使用核武器的威胁。

该报告的作者包括特列宁、阿瓦克扬茨以及前文提及的卡拉加诺夫。

他们认为,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俄罗斯的核威慑仅起到了部分作用,尽管美国和其他乌克兰盟友并未直接介入俄乌战争,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正在下降。

因此,他们建议俄罗斯驻各国外交官采取“升级阶梯”策略:详细说明莫斯科可能针对西方各种行动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如果“阶梯”的底层是网络攻击和无人机袭击(目前正在发生),那么顶层则是发动核武器。他们还指出,“在此之前,俄罗斯可能会通过打击无人区来展示其核潜力”。

需要提醒的是,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将军古鲁廖夫曾称,拉博蒂诺周边地区是“战术核武器的理想使用地点,俄罗斯军队使用战术核武器,可以完全控制扎波罗热州,及邻近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俄罗斯宣传员西蒙尼扬,在核威慑的狂热中更进一步,激动地提议“在西伯利亚某地投放核弹”,这甚至遭到了当地州长的批评。

同样,卡拉加诺夫(他曾在2023年6月提议“对假想的波兹南进行核打击”)在一年前,出版的名为《从威慑到恐吓:核武器、地缘政治、联盟战略》的著作的发布会上宣称:“核武器是上帝的恩赐,因此,不使用它是对苏联和俄罗斯人民的罪过,因为我们为创造它付出了数百万条生命的代价。”【鼓吹使用核武器的人渣都该下地狱。】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谈到核战争的可能性时,曾表示:“侵略者必须知道,报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将像殉道者一样进入天堂,而他们只会惨死。”

更早之前,在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被占领后,前文提及的基谢廖夫,在“俄罗斯-1”电视台上扬言,要让美国领土上布满“放射性灰烬”。但那时,他们都还坚信“三天内,能拿下基辅”。

现在,甚至连 Z 战地记者也承认,一切都已经改变。其中一位,日沃夫直接指出,“北约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举措,可能使克里姆林宫陷入无法使用核武库的境地,这将使乌克兰战争保持在常规范围内,而核反击,几乎毫无意义。最终,我们的领导人将面临选择:要么在自己的领土上,使用自己的核武器,要么完全不使用。因为,对北约的‘决策中心’(伦敦、布鲁塞尔、巴黎、华盛顿)进行打击,不会改变‘地面局势’,即在乌克兰的局势。”

但普京对此并不在意。以“好特朗普”和“坏欧洲”为对象,进行战略威慑的游戏,欧洲因支持乌克兰,而阻碍了美俄之间建立联盟战略“隧道”,似乎已经结束。克里姆林宫宣布了战略升级。因此,普京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已经直接“飞向”美国。看来,他真的不明白,播下这样的信息之飓风,最终将收获真正的风暴。

来源:走进乌克兰2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