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这个月第三次。养老院的护工小王举着对讲机,对着监控室那头喊得声嘶力竭:“302床张建国!穿蓝条纹衫那个!大门东侧围墙根儿!对,又翻墙!”
老张头又跑了。
这是这个月第三次。养老院的护工小王举着对讲机,对着监控室那头喊得声嘶力竭:“302床张建国!穿蓝条纹衫那个!大门东侧围墙根儿!对,又翻墙!”
我端着保温杯站在走廊尽头,看着小王叉着腰直喘气。这场景太熟了——上周二老张头把轮椅蹬得飞起,撞翻了医务室的玻璃门;上周五他偷了食堂的钥匙,在厨房煮了半锅挂面,差点把消防警报弄响。每次问他为啥跑,他眼睛一瞪:“我闺女说好周末来接我,这都仨礼拜了!”
可谁都知道,他闺女在深圳,上回视频还是中秋。
“您说这老爷子,图啥啊?”小王抹了把汗,凑过来跟我唠,“昨儿夜里我查房,见他床头摆着张泛黄的全家福,边儿都卷了。
照片里他闺女才十来岁,扎俩羊角辫儿,他自个儿穿着绿军装,笑得那叫一个亮堂。”
我嘬了口茶。这事儿太像我家隔壁王叔了。前年他老伴走后,儿子把他接去城里住,结果不到仨月就跑了回来。
问他咋回事,他说:“在儿子家,我蹲马桶超过十分钟,儿媳就在门外敲,说‘爸您没事儿吧’;我想下楼遛弯,得先跟保姆报备;晚上看个新闻联播,儿子还把遥控器藏起来,说‘爸您心脏不好,别看国际局势’。”
“我活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倒成了个犯人?”王叔说这话时,手里攥着他那根用了二十年的竹烟杆,烟嘴都磨得发亮了。
养老院的李院长总说:“现在孩子孝顺,都怕老人在家出事儿。可您说,这‘孝顺’到底是让老人舒坦,还是让自个儿安心?”
前些天305床的赵奶奶更绝。她闺女在国外,给她寄了个能定位的手表,结果赵奶奶趁午睡,把手表塞进枕头里,自己溜达到公交站,坐了五站地去吃老字号的豆汁儿。
护工找到她时,她正蹲在马路牙子上,就着焦圈儿喝得满头大汗,见人来了还乐:“你们闻闻,这味儿多正!在家天天喝那什么营养粥,舌头都淡出鸟了!”
“您说这算啥?”小王叹气,“上次老张头跑出去,是去小学门口蹲着。他说他闺女小时候每天放学,都从这儿蹦蹦跳跳出来,书包上还挂着他给缝的小熊。”
我忽然想起上周路过302,见老张头正用指甲刀剪窗台上的野草。那草细得像根线,他却剪得极认真,剪完还对着阳光看半天,像在端详什么宝贝。
“您说这养老院,”我抿了口茶,“到底锁住了谁?”
小王没接话。监控室的对讲机又响了:“抓到了抓到了!这次在传达室后头,正跟门卫老刘下象棋呢!”
后来我才知道,老张头闺女上个月回国了,但公司太忙,只匆匆见了两面。她给老张头买了新手机,教他视频通话,可老张头总按错键,有次不小心拨通了,闺女在开会,急得直说“爸我晚点打回来”,就挂了。
那天晚上,我听见302传来哭声。推门一看,老张头正对着全家福抹眼泪,照片里他闺女的羊角辫儿上,还别着他当年亲手扎的野花。
“她小时候,”老张头哽咽着,“总说等她长大了,要带我去看海。现在她长大了,海倒是看了,可身边站的是别人。”
养老院的铁门能锁住人,可锁得住心吗?那些翻墙的、溜号的、偷钥匙的老人,他们要的从来不是自由——是有人记得,他们曾经也是谁的爸爸、谁的妈妈;是有人愿意,在他们的“越狱”路上,停下脚步听一句:“我闺女小时候……”
前天,老张头闺女来了。她蹲在轮椅前,给老张头剪指甲,剪完说:“爸,我调岗了,以后每周都能回来。”老张头没说话,只是把全家福往她手里塞了塞。
昨天查房,302的窗户开着,风把那张全家福吹得哗啦响。我凑近看,照片背面多了行字:“爸,下次我带你去看真正的海。”
来源: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