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抢黄金热潮退去,不少人喊亏!理性消费才是真赢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04:08 1

摘要:上周末陪表姐去金店想把去年买的古法金手镯变现,柜员一算,32克的手镯,当初花了2万1,现在回收价只给1万9,光工费就亏了4000多。表姐看着账单直叹气:“当初跟着抢的时候,以为能保值,没想到亏得这么实在。”

上周末陪表姐去金店想把去年买的古法金手镯变现,柜员一算,32克的手镯,当初花了2万1,现在回收价只给1万9,光工费就亏了4000多。表姐看着账单直叹气:“当初跟着抢的时候,以为能保值,没想到亏得这么实在。”

这阵子黄金市场降温,不少去年跟风抢黄金的年轻人,都陷入了“买了后悔”的困境。但这事真不能怪黄金本身,更多是大家跟风时没摸清门道。今天结合几个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聊聊抢黄金背后的那些坑,还有怎么理性看待消费,毕竟每一次“踩坑”都是成长的机会。

一、当初为啥疯抢?年轻人的黄金热情藏着真实心思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黄金是真的火。商场里的金店天天排长队,线上直播间的古法金手镯一上链接就秒空,连我这种平时不关注黄金的人,都被身边人带动着去凑过热闹。

表姐是85后,在国企上班,去年国庆咬牙买了那个古法金手镯。她跟我说:“当时刷小红书,全是博主说‘黄金抗通胀、比买基金靠谱’,办公室同事也都在买,有的买金条,有的买首饰,说戴够了能变现,比买包包划算多了。我想着自己也该买点‘硬通货’,脑子一热就下单了。”

95后表妹更有意思,她买黄金纯粹是为了“好看+送礼”。去年过年,她一口气买了三条黄金锁骨链,一条自己戴,另外两条送姑姑和阿姨。“现在的黄金首饰设计多好看啊,国潮风、小清新款都有,一点不土气。送黄金比送烟酒、护肤品体面,长辈也喜欢。”表妹说,当时觉得买得值,可现在自己戴不过来,想送给别人又觉得太贵重,只能放在首饰盒里积灰。

还有我发小,去年跟风买了两根100克的生肖兔年金条,花了快6万。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生肖金条有收藏价值,以后肯定能升值,就算不升值,变现也方便,比存银行利息高。”可他没想到,后续变现根本没那么容易。

其实年轻人抢黄金,本质上是想找个“靠谱的消费方式”:既想满足审美需求,又想兼顾保值属性,再加上社交媒体上“不买就亏”的氛围烘托,大家很容易跟着冲动消费。

二、降温后为啥后悔?两个关键坑,很多人没避开

黄金热潮退去,不少人喊“亏”,仔细一聊才发现,大家其实是踩了两个共性的坑,跟金价涨跌的关系反而没那么大。

第一个坑:把“首饰金”当成了“投资金”,忽略了工费成本。这是最常见的问题,表姐就是典型例子。她买的古法金手镯,每克金价是498元,工费却要180元/克,32克的手镯,光工费就5760元。可回收的时候,商家只按当天的黄金原料价算,工费直接归零。“早知道工费这么贵,回收的时候不算数,我肯定不会买古法金,买个普通款式的多好。”表姐后悔地说。

做珠宝行业的朋友跟我说,首饰金和投资金完全是两回事。投资金比如金条、金币,工费很低,回收价基本跟着国际金价走;但首饰金卖的是设计和工艺,工费占比很高,尤其是古法金、3D硬金这些款式,工费能占到总价的20%-30%,变现时这些工费都会亏掉。

第二个坑:跟风追高,没考虑实际需求和变现渠道。我发小买的生肖金条,现在想变现就犯了难。他去银行咨询,被告知银行只回收本行销售的金条,他买的是金店的生肖金条,银行不受理;去金店回收,每克要收15元的手续费,再加上近期金价回调,每克比买入时低了40多,两根金条一共亏了快6000元。“早知道变现这么麻烦,还得亏手续费,我当初肯定不会跟风买。”发小无奈地说。

还有很多年轻人买黄金是“冲动消费”。我同事小张,去年在直播间抢了一个黄金生肖吊坠,花了3000多,现在觉得款式不好看,平时也不戴,想变现又觉得亏太多,只能一直放在抽屉里。“当时看着直播间里大家都在抢,主播说‘最后5件’‘错过再等一年’,就忍不住下单了,根本没考虑自己喜不喜欢、用不用得上。”

三、理性看待黄金消费:这3点建议,帮你避开坑

其实黄金本身没问题,它确实有一定的保值属性,也是不错的装饰选择。关键是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理性消费,而不是盲目跟风。结合身边人的经历,给大家3个实在的建议:

第一,先明确需求:是“佩戴”还是“投资”。如果只是想戴,那就选自己喜欢、性价比高的款式,不用太纠结“保值”,毕竟首饰的核心功能是装饰;如果想投资,就选金条、金币这类投资金,认准银行或正规品牌,工费低、变现渠道也更规范,而且投资黄金要长期持有,别想着短期炒作。

第二,买之前算清“隐性成本”。买首饰金时,一定要问清楚工费多少,估算一下变现时可能的亏损,再决定要不要买。别被“保值”的噱头忽悠,觉得买黄金就一定不会亏,首饰金的工费的是实打实的成本。

第三,不跟风、不追高,根据经济实力消费。消费要量力而行,别因为别人都买就冲动下单,也别在金价高峰期扎堆抢购。比如去年黄金价格涨到近600元/克,这时入手就很容易亏;如果确实需要买,不妨等金价回调、商家有活动的时候再入手,能省不少钱。

四、消费的本质: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其实不止是黄金,很多消费热潮背后,都有跟风的影子。前几年的盲盒、潮鞋、露营装备,都是如此,热潮退去后,不少人都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消费。

但换个角度想,这些“踩坑”的经历,也让我们慢慢学会了理性消费。就像表姐说的:“这次亏了4000多,虽然心疼,但也学到了教训,以后再买东西,肯定不会再跟风了,会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消费的本质,从来不是“别人有我也要有”,而是“适合自己、能提升生活幸福感”。不管是买黄金、买包包,还是其他东西,只要是基于自己的真实需求,并且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那就是值得的;但如果只是盲目跟风,为了凑热度而消费,最后大概率会后悔。

最后想说,黄金降温不是坏事,它让我们看清了消费的真相:保值只是附加属性,理性才是长久之道。希望大家以后消费时,都能多一份冷静,少一份冲动,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消费最大的意义。

你有没有跟风买过什么东西,最后后悔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咱们一起避坑~

来源:老王爱唠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