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想到,一篇公众号能把西贝送进2025年最离谱修罗场。文章删得飞快,贾国龙连夜把社交账号清成“毛坯房”,只剩一条去年旧视频挂在那,像忘了下线的直播间。大家骂的不是文笔差,是拿孩子当提款机,还把读者当傻子。
“7岁娃差点哭到断气,只为一口莜面?”——看到这句,网友直接开麦:编故事先把户口本编圆点。
谁也没想到,一篇公众号能把西贝送进2025年最离谱修罗场。文章删得飞快,贾国龙连夜把社交账号清成“毛坯房”,只剩一条去年旧视频挂在那,像忘了下线的直播间。大家骂的不是文笔差,是拿孩子当提款机,还把读者当傻子。
更尴尬的是,这边“西贝文学”被群嘲,那边罗永浩补刀:“贵价预制菜,敢不敢把配料表贴门口?”一句话,门店客流直接掉出惯性——9月10、11号两天,全国柜台少收100万,贾国龙自己在群里叹气:12号更惨。老板秒怂,9月14号深夜改口:“我认错,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隔天发道歉信,8道预制菜改现做,转基因油全换非转,时间表排得比双十一物流还紧。
有人调侃:老罗一句吐槽,比市场部十年KPI都管用。其实锤子手机早就凉了,但老罗依旧凭一张嘴推动国标——卫健委9月13日把《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端上桌,后厨直播、菜品溯源一夜之间成了餐饮圈“流量密码”。西贝只是撞在枪口上的那只羊。
再说回多品牌折腾史:
“贾国龙·中国堡”去年在北京关到最后一盏灯熄灭,名字改成“龙堡”去县城找出路;“贾国龙·功夫菜”2020年想靠高端料理包打天下,结果大家回家自己煮9块9的自热小火锅,谁愿意为68块的“加热即食”买单?扩张步子大了,主品牌也被拉变形,预制菜标签一贴,溢价故事就讲不动。
餐饮老炮儿总结过一句话:谎言可以骗一次,流量可以骗一波,只有舌头骗不了第二次。西贝把蒙古包搬进商场那些年,靠“亲妈味道”换来排队号,如今却得用“现做承诺”重新换信任,成本翻番,利润裸泳。
消费者并不仇预制,仇的是“花现炒的钱吃加热包”。只要明码标价,校园外卖15块的咖喱牛肉也能坦然用料理包;但人均150的餐厅,谁愿付场地费看你剪袋倒酱?信息越透明,顾客越像考官,企业答错一道题,下次就直接交白卷。
西贝能不能翻身?短期看执行:10月1号前换掉8道菜只是及格线,长期得把“真话”写进菜单:产地、工艺、加热几分钟,全标清。别再把公关当文学,把厨房当片场。毕竟,下一篇“10岁小丽为汉堡哭到晕厥”的爆款,大家真没胃口看。
来源:上进的菜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