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才50岁,前一天还在跳广场舞,第二天就没了。”这是邻居口中的大姐,突发脑卒中抢救无效离世。不是没人提醒她注意血压,也不是她不懂健康常识。可惜,一切都败给了那些看似“抗冻”、实则自毁健康的坏习惯。
“她才50岁,前一天还在跳广场舞,第二天就没了。”这是邻居口中的大姐,突发脑卒中抢救无效离世。不是没人提醒她注意血压,也不是她不懂健康常识。可惜,一切都败给了那些看似“抗冻”、实则自毁健康的坏习惯。
气温骤降,是脑卒中高发的“催化剂”。**每年冬天,急诊室都上演着类似悲剧。研究指出,低温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是脑卒中发生率上升的关键因素之一。2020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人数高达300万,冬季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冷空气不是“杀手”,但人的习惯才是致命武器。
以下这5件事,看似“扛冻”“节能”“习惯”,却可能是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1.清晨起床猛地离开被窝
很多人早上醒来,一看快迟到了,就猛地掀被子起床。这种动作不仅让人瞬间从温暖跳入寒冷,还会让血压骤然波动。冬天睡眠时,人体处于相对低血压、低代谢状态,突然起床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
研究显示,冬季清晨6点至10点是脑卒中高发时段。因为这个时间段气温最低,而人体从睡眠状态进入清醒状态,心率和血压上升,血管负担骤增。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人,血管如同老旧水管,经不起这种“冷热交替”的折腾。
建议醒后在被窝里缓缓活动3-5分钟,让身体逐渐适应外部温度变化。
2.洗澡图快,热水一开就冲头
冬天洗澡,冷得打哆嗦,于是很多人习惯一开热水就从头冲下去,图个“热快感”。这不仅危险,还可能成为脑卒中的“导火索”。热水骤然冲击头部,会导致血管急剧扩张,引发血压波动。
尤其在密闭、温差较大的浴室中,身体血管容易因冷热交替而剧烈收缩或扩张,使本就脆弱的脑血管承受巨大压力。
据《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刊载的一项研究,冬季洗澡诱发脑卒中的案例中,有超过六成患者是在洗浴过程中突然晕倒,且以中老年人为主。正确做法应是先冲脚,再洗腿、身体,最后才是头部,循序渐进。**而不是贪图一时爽快,付出健康代价。
3.穿得少,硬扛寒冷
“我不怕冷!”这句听起来豪气冲天的话,其实在冬季是最愚蠢的自负。
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尤其是四肢裸露时,身体为了维持核心温度,会加大心脏负荷,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很多人怕穿多显臃肿,尤其年轻人,宁愿冻着也不加衣服。可血管不讲时尚,只认温度。
《北京医学》2021年刊文指出,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下,会显著增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尤其是在无明显症状的高危人群中,如高血脂、吸烟人群。注意保暖不是“老年人才需要”,而是每个人在冬季的基本生存技能。
**尤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和下肢这些血管丰富的部位。
4.晚上关窗睡觉,空气不流通
冬天怕冷,很多人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甚至一整夜不开窗。室内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影响大脑供氧,诱发头痛、血压波动,甚至引发脑卒中。尤其在使用燃气取暖、煤炉取暖的家庭中,密闭空间更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2018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刊文指出,冬季密闭环境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率比其他季节高出3倍,且中毒后极易诱发脑部缺氧性损伤。
**保持适度通风,即便寒冷,也要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可以选择中午气温较高时开窗,减少热量流失。
5.睡前喝酒“暖身”
“喝点小酒暖和暖和”,是很多人冬天的习惯,尤其北方地区更为常见。但酒精只是让人“感觉”暖和,实则会让身体失温更快。
酒精扩张血管,让皮肤表面血流量增加,短时间内产生“发热”错觉。但与此同时,体内核心温度却在加速流失,而且酒精会干扰中枢神经系统,使脑血管调节功能下降,让原本已经脆弱的血管更容易出问题。
研究显示,冬季因饮酒诱发脑卒中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在睡前饮酒后进入深度睡眠时,脑部供血不足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真正的保暖,是靠衣物和合理的室温,而不是靠一口酒。
冬天不是疾病的“制造者”,但它是放大器。脑卒中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日积月累下的连锁反应。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习惯,正是健康衰败的起点。
据《中国卒中防治报告》数据,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一场寒潮,往往暴露出生活方式的漏洞,而不是单纯的气温问题。
冬天不等于危险,冬天加上错误的习惯,才是危险本身。从文学史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终因寒冷与麻木而陨落;在真实社会中,每一个在冬夜倒下的人背后,都是健康理念的缺失与生活方式的悲剧。
不是所有的坏习惯都会立刻报复你,但它们一定在你最脆弱的时候下手。冬天再冷,也不能放纵身体。真正的强者,不是抗冻,而是懂得保护自己。健康从不是“扛”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90%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干预。而冬天,正是最考验自律的季节。
别让“习惯”成为你健康的刽子手。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105-110.
[2] 张利. 寒冷环境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与防护对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2):1010-1015.
[3] 周颖. 冬季生活习惯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52(6):541-544.
来源:包医生谈健康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