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球馆里响起巨大的回响,张本美和的身体瞬间紧绷,然后,她仰起头,朝着灯光,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呐喊。她的双拳用力握紧,手臂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一次又一次地向空中挥动。
最后一分落地。
球馆里响起巨大的回响,张本美和的身体瞬间紧绷,然后,她仰起头,朝着灯光,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呐喊。她的双拳用力握紧,手臂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一次又一次地向空中挥动。
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但她的嘴角却在上扬,一个巨大、灿烂的笑容在她脸上绽放开来。
这个冠军,等待了太久。这个笑容,也压抑了太久。
故事需要从几个月前说起。横滨的赛场上,同样是面对早田希娜,张本美和在激战后输掉了比赛。赛后,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公开对早田希娜在比赛中申请的一次医疗暂停提出了疑问。
这件事引发了不小的波澜。早田希娜甚至为此在媒体面前进行了公开的说明和道歉。
事件本身平息了,但某些东西却留在了张本美和的心里。
那之后,赛场仿佛成了一个不断重复的场景。
在美国,她再次与早田希娜相遇,又是一场打满五局的比赛,她又一次输了。
紧接着,在北京,双打赛场,她的组合遇到了早田希娜的组合,结果还是输。
场景切换到伦敦,就在这场单打决赛之前,她和新搭档在女双比赛中,再一次……输给了有早田希娜的那一方。
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对手的名字总是同一个:早田希娜。
明明自己的世界排名更高,是队内的核心选手,可是在球台对面站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时,胜利的天平总是会倾斜。这已经不只是技术问题,更像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循环。
当伦敦球星挑战赛的女单决赛对手再次确定为早田希娜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张本美和的身上。
比赛开始。
第一局,5-11。张本美和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回球频频出界或下网。
第二局,6-11。情况没有好转,早田希娜的进攻非常坚决,张本美和几乎没有找到什么有效的反击办法。
大比分0-2落后,对于一场七局四胜的决赛来说,这几乎是被推到了悬崖的边缘。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人们似乎已经能预见到又一次重复的结局。
第三局开始了。
这一局至关重要,如果再输,比赛的悬念将彻底消失。
比分交替上升,来到了5-5平。就在这个节点,一些变化发生了。张本美和的击球声音似乎变得更响了,她的移动也更加积极。
她连续得分,6-5,7-5,8-5,9-5。
她开始主动调动对手,而不是被动地防守。最终,她以11-8拿下了这一局。虽然只是拿到了第一分,但整个人的状态完全不同了。
接着是第四局的11-4,第五局的11-6。
她完全主导了比赛的节奏,从0-2落后,到3-2反超。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早田希娜毕竟是那个让她连续失利的对手。第六局,早田迅速调整,用一个6-11的强势比分,将比赛拖入了最终的决胜局。
决胜局,抢七。
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次击球,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比分从3-3,一路缠斗到7-7。谁也无法将对手甩开。
关键时刻,早田希娜发力,连得2分,9-7。
她率先拿到了赛点,距离胜利只差2分。看台上,支持张本美和的观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个熟悉的剧本,似乎又要上演了。
张本美和站在球台前,低着头,调整着呼吸。
她没有再看对面的早田,只是专注于眼前的这颗小球。
发球,接球,对拉。
一个球,一个球地追。
8-9。
9-9。
10-9!张本美和拿到了自己的赛点!
最后一球,随着早田希娜的回球出界,一切都结束了。
张本美和完成了那一声胜利的呐喊。她战胜的不仅仅是对手,更是过去几个月里,每一次失利后不断累积的沉重压力。
颁奖仪式上,张本美和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笑容一直没有消失过,她看着奖杯,眼睛里闪着光。
而在她身旁等待的早田希娜,表情复杂。她静静地站着,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偶尔瞥向一旁,眼神里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烦躁和失落。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一个人的狂喜,往往映衬着另一个人的落寞。
而对于17岁的张本美和来说,这场胜利的意义,或许远远超过一个冠军头衔。
来源:快乐青山bitAj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