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俄互动引猜测!崔善姬同时访问俄白两国,动向引发关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14:24 1

摘要:俄方26日通报说,她将在26到28日出现在莫斯科,但具体行程和会见名单没公开。就现在公开的信息看,只能确认这么多:时间窗口、两国都发了邀请,其他的都保密。别小看这几个字的差别——公开时间不公开细节,是外交里常用的“先亮底牌、再摆菜”的做法,外面的人只能等着看后

崔善姬已经动身去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了。

俄方26日通报说,她将在26到28日出现在莫斯科,但具体行程和会见名单没公开。就现在公开的信息看,只能确认这么多:时间窗口、两国都发了邀请,其他的都保密。别小看这几个字的差别——公开时间不公开细节,是外交里常用的“先亮底牌、再摆菜”的做法,外面的人只能等着看后续。

时间点挺微妙的。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定在29到30日去韩国,白宫记者还问他会不会和金正恩见面,特朗普说愿意,会把这事告诉金正恩,说两人相处不错。有人一看这排期就连在一起想:崔在特朗普到韩国前跑到俄白一圈,是不是会影响美朝高级别接触的可能。毕竟崔在朝方对外沟通里不是个路人,她在很多场合都是关键一环。她这趟没去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相关活动,少了她,朝方在国际场合的代表链条就短了一截。

说说崔善姬这个人和她的位子。她既是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委员,又兼任外相,算是朝鲜对外事务里的一把手之一。她出国不会只是礼节性亮相,通常代表一定的政策意图。去年的一次莫斯科行程里,她和俄外长拉夫罗夫见过面,公开场合里她毫不含糊地表示相信俄罗斯会在俄乌冲突中“取得胜利”。更早时她曾进克里姆林宫,普京会见她并请她转达金正恩的新年问候——这些看似礼节的动作,往往带着政治含义,外界会一字一句去拆。

近几年俄朝关系确实在拉近。两国签署了所谓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官方解释是为了地区稳定。克里姆林宫方面也说,这是主权国家间的选择,不该被外部过度解读。简单来说,莫斯科对平壤表现出想要扩大合作的姿态,这不是悄悄话,而是亮出的姿态。

回到这趟访问能干嘛。外界关心的很实际:崔会不会带回经济援助、能源或是军事有关的物资;会不会拿到新的外交承诺,或者在与美方的博弈里换来新的筹码。媒体和分析员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过往接触记录和现有动向拼一拼,列出各种可能的议题:贸易、能源、粮食或人道援助,甚至更敏感的军事合作和外交协调。哪些会成真,哪些只是“说说而已”,就要看现场会谈到底怎么谈。

在朝美层面,代表是谁、坐在桌子哪一方,很关键。崔在之前几轮朝美接触中常被当作中间人或代言人,她在场与否会影响谈判推进的节奏。有观察人士提醒:她不参与亚太那头的活动,可能让安排金正恩与特朗普的直接会面更难推进。另一面,特朗普又在公开场合表态愿意见金正恩,这两道信号叠在一起,让外界更加想知道崔这回是带着什么“谈判计划册”回去的。

绕不开的问题还是制裁和核能力。美国对朝制裁是长期政策框架,朝方把核能力视为关键的安全保障。崔这趟出访,外界自然而然会把它和制裁的松紧、能源供应、武器类支持等联系起来。不过短期内能否因此改变美朝博弈的大方向,靠一个访问很难定论。细节会决定走向,这些细节现在还在观察中。

看细节可得翻翻她过去的公开表态。那次在莫斯科与拉夫罗夫会谈,她说话干脆,支持俄罗斯立场的语气很明显,外界引用得不少;普京请她转达问候,也被视作礼节背后的政治对接。这类事件像是一连串小棋子,放在一起才能看出棋手想走的路线。把这些历史片断和这回的时间、地点拼起来分析,能让人更好地猜测这趟行程可能的重点。

至于俄方只公布访问窗口不公布详细行程,这并不反常。外交上常用“先告诉你我要来、但具体见谁得等到时候”的策略,既能引起外界关注,也给双方留了谈判空间。白俄罗斯那头发邀请函,逻辑也差不多:确认会客先行,然后依情形再把议题摆上桌面。现在外界能做的,就是根据有限信息去预测和排查风险。

现场气氛和会谈风格,短期里还只能靠历史经验来揣测。崔过去的讲话风格偏直接,代表性强,这次大概率也不会太绕弯。她的每次出访,既是完成日程表的一项任务,也是对外释放信号的手段——对俄罗斯、对白俄罗斯、对美国乃至周边国家,都在传递不一样的意思。高层外交往往就是这样,先出动作,再看回应。

现在有很多不确定的点。官方只公布了出访窗口,没有说清会见名单、会谈具体级别、是否会签署协议之类的细节。接下来几天,相关国家的外交部门可能会陆续放点信息,外界也会据此调整判断。还有不少细节要等官方放出来,等到正式通告一出,情势会更明朗一点。

来源:聪明的孔雀yleNT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