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交锋发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周日访谈节目“面向全国”上。在特朗普政府刚刚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实施制裁并取消峰会之后,普京的特使德米特里耶夫抵达美国进行危机公关。他在采访中坚称,美国的新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绝对没有影响”。
一场旨在为克里姆林宫“灭火”的华盛顿之行,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灾难。上周末,普京总统的特使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访问华盛顿,试图淡化美国新一轮制裁的影响。
然而,他等来的是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电视直播中毫不留情的羞辱。他被当众贴上了“俄罗斯宣传家”的标签。
这场交锋发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周日访谈节目“面向全国”上。在特朗普政府刚刚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实施制裁并取消峰会之后,普京的特使德米特里耶夫抵达美国进行危机公关。他在采访中坚称,美国的新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绝对没有影响”。
然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随后的回应堪称一场“降维打击”。他没有与德米特里耶夫辩论,而是直接向主持人发难,质疑播出这段采访的意义。他说,“你真的要播出俄罗斯宣传家说的话吗?”
他紧接着彻底否定了德米特里耶夫言论的可信度。他用一系列冰冷的数据对德米特里耶夫的谎言进行了逐一反驳。他指出印度已“完全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许多中国炼油厂”也已停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收入早已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二十,新措施可能使其“再下降百分之二十或三十”。
美国战争研究所的分析证实,德米特里耶夫此次的华盛顿媒体之旅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宣传攻势。然而,他的任务从一开始就暴露了克里姆林宫的根本性矛盾。
一方面,他大谈“建设性对话”,甚至抛出了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等经济合作项目作为诱饵。但另一方面,他的核心信息却只是“重申了俄罗斯的极限主义要求,仍然没有改变。”
战争研究所指出,德米特里耶夫反复重复着莫斯科的陈词滥调,即北约扩张是“生存威胁”。他甚至在采访中夹带了含蓄的核威胁。这场旨在展现实力和对话诚意的访问,最终却沦为了美国官员公开揭露克里姆林宫宣传的舞台。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这次公开“打脸”,是一次标志着美国对俄政策重大转变的“摊牌宣言”。
首先,它宣告了“伪装外交”时代的结束。美国财长公然将普京的特使称为“宣传家”,等于是在向世界宣告,美国不再陪俄罗斯玩虚伪的游戏。这标志着美国对俄的信息战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了主动进攻和公开羞辱。
其次,这是对普京“认知作战”的一次精准反击。克里姆林宫试图通过德米特里耶夫的访问来分化美国国内舆论。然而,贝森特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和极具攻击性的姿态,不仅粉碎了这一叙事,更反过来将俄罗斯描绘成了一个谎话连篇的“纸老虎”。
最后,这对克里姆林宫是一次严重的战略误判。普京似乎没有预料到,在美俄峰会的闹剧之后,华盛顿的挫败感和愤怒情绪已达到顶点。他派出的“和平使者”恰好撞上了枪口,不仅未能“灭火”,反而引火烧身。
德米特里-耶夫的华盛顿之行以一场彻底的公关灾难告终。它不仅未能缓解制裁的压力,反而让世界都看到了克里姆林宫在外交舞台上的窘迫与孤立。
来源:超模T台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