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签合同切记, 五不说;六不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09:19 1

摘要:去年有个人签完合同,发现所谓“环保板材”根本不是合同写的品牌,甲醛超标到不敢进门,装修公司却说“这不归我们管”。

别再被“全包699元/㎡”骗了。

去年有个人签完合同,发现所谓“环保板材”根本不是合同写的品牌,甲醛超标到不敢进门,装修公司却说“这不归我们管”。

现在真正管用的,不是骂人,是会查。

上海、北京这些地方早就在搞电子合同备案了,你点开“随申办”或者当地住建app,一查就能知道这家公司的合同是不是被系统标了红——那些偷偷加了“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材料 substitutions 不退不换”的,全被AI自动揪出来了。

不是忽悠,2024年用备案合同的业主,纠纷少三成多。

你以为签个合同就完事?

现在连木头都有二维码了。

好的公司会给你每个板材贴个码,手机一扫,从福建的林场怎么砍的、运到仓库哪天、到你家哪天,全程可查。

你以为是玄学?

这叫区块链溯源,真出问题能直接追到源头。

有业主靠这招,揪出一堆贴牌的三无板材,最后赔了七万多。

别再只盯着甲醛了。2024年新国标,TVOC和苯系物也进了黑名单,标准严到连新家具都得挨着测。

有家装修公司不信邪,检测超标,业主直接起诉,法院判了“退一赔三”。

别觉得夸张,现在法官都懂这个了。

更狠的是AI审合同。

土巴兔的“装小蜜”能5分钟扫出你合同里89%的坑:比如报价单里“全屋定制”写成“柜体+门板”,结果你家的吊柜、地柜全被省了;比如“高级瓷砖”后面没写品牌和型号,最后给你铺的是边角料拼的。

深圳有个业主用这工具一扫,发现防水面积被多报了四成,立马追回两万八。

这玩意儿不是科技炫技,是专治各种“话术诈骗”。

别以为签完约就安全了。

现在有公司悄悄加“AI设计费”,前期说免费,中期突然加收三千,你问他合同在哪条?

他给你翻十页,翻的是“服务条款补充说明”,压根没写进主合同。

这种套路,2023年投诉量涨了快三成。

记住,所有口头承诺,都得用微信发出来,然后马上点“腾讯电子签”固化。

不然,吵架的时候你连证据都拿不出来。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工地巡检。

别光看工人干活,要求安装AI摄像头,同步连到装企的ERP系统。

隐蔽工程的水电走线、防水试水,都得有全景录像。

不是多管闲事,是防着他们“改图纸”。

真出了事,你调个视频,比找十个人作证都管用。

最狠的招数来了——现在杭州部分小区,要求装修必须买“质量险”,保费由装修公司出。

你出事,保险公司直接赔。

不是你去申请,是他们主动加上去的,因为行业压力太大了。

别再迷信“熟人介绍”“关系搞定”。2024年维权成功率最高的,是那些拿着备案合同、扫了二维码、存了电子签、用了监理APP的人。

成功率92%,不是运气,是准备。

你省下的那点钱,最后都要变成检测费、律师费、搬家费。

别拿装修当人情,当投资。

你签的不是合同,是未来三年的安心。

现在,不是谁报价低谁赢。

是谁能让你,签完不慌。

来源:生活小瞬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