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日特辑】黑龙潭公园这么美,离不开他和同事的努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10:16 1

摘要:从守护国家的军人,到守护城市绿意的“绿匠”,洪学武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守护”的初心。他把军旅生涯中铸就的“铁的纪律”与“系统化思维”融入黑龙潭公园管理的方方面面。

从守护国家的军人,到守护城市绿意的“绿匠”,洪学武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守护”的初心。他把军旅生涯中铸就的“铁的纪律”与“系统化思维”融入黑龙潭公园管理的方方面面。

黑龙潭公园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绿化养护、游客服务、安全管理,如同部队中的不同兵种,需要协同作战。他借鉴军事化管理中的标准化、流程化方法,制定应急预案,将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纳入科学的“绿化作战计划表”。军旅经历塑造了他“敢于担当、绝不轻言放弃”的性格,每当遇到困难,使命必达的信念支撑他攻坚克难;也让他深刻理解“团队”的意义,将每位员工视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强调协作补位,共同守护黑龙潭公园的每一片绿意。

从军营到园林,不变的守护初心

洪学武于2000年参军,2003年退伍后加入区投资控股集团下属旅投三朵园林公司。凭着军人特有的坚韧,他从河道打捞、绿地养护等基础岗位做起,烈日下修剪、严寒中巡山,老茧与黝黑的皮肤成为他奋斗的印记。

“从最苦最累的河道打捞干起,是服从,也是缘分。而我守护的,是家乡丽江的青山绿水,更是我们纳西人世代相依的山水血脉。”回首往昔,他感慨道:“那段‘苦累’的时光,恰恰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如果说初心是什么,我的初心就是:用部队给我的坚韧,去守护家乡给我的柔情。”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硬仗”记忆

“老茧和黝黑的皮肤,是我的‘军功章’。”二十多年来,洪学武遇到的困难不少,但最艰辛的一场“硬仗”,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当时抱着必须成功的使命感,生怕自己负责的环节出一点岔子。”洪学武说。

作为创建工作的主力军,他和同事们连续加班加点,严格按照标准体系完善苗木种植与修剪,补植工作量巨大。有一次,为刮除棕榈树的叶皮,他忙到凌晨五点多。“我抱着部队里永不言败、必胜的信念,一定要把国家园林城市这块牌子拿下来。”如今,丽江已成功获评国家园林城市,这段艰辛历程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记忆。

“创建永远在路上”,这是洪学武坚守的工作信条。即便在丽江成功获评国家园林城市之后,他也未曾有丝毫松懈。那份从军旅生涯中延续下来的执着与热忱,全然倾注于日常,驱使着他细致检查每一片绿地,精心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城市荣誉。

一棵玉兰与一片绿意的生命对话

在黑龙潭公园的众多草木中,最让洪学武牵念的,是2006年他偶然手植的一株玉兰。当时无人要求,他也未怀期待,只是作为一名绿匠的本能,将一株小小的树苗,安放于一片空旷的泥土里。近二十载寒暑交替,当年的无心之举,已蔚然成荫。每每路过,他总会驻足片刻,目光抚过粗壮的枝干与繁茂的叶冠。“这棵树,是我看着它一寸一寸从土里长出来的。”他眼中带着欣慰的笑意,“它和我一样,都把根扎在这里了。”

同样被他视若珍宝的,还有黑龙潭公园北门栅栏上那片郁郁葱葱的油麻藤。那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他与绿化小组的“战友”们,一株一株亲手栽种、一日一日悉心照料的成果。从纤弱到蓬勃,它们沿着栅栏向上攀援,织就了一片流动的绿色瀑布,如今已成为公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玉兰无言,藤蔓无声,它们既是洪学武用时光在土地上写下的日记,也是他作为“绿色卫士”最沉默、也最坚定的见证。

成为永不停步的传承者

每逢除夕,万家团圆时,洪学武仍坚守岗位。如今,作为三朵园林公司黑龙潭分公司副经理,他说:“我的核心任务,是创造一个让每位同事的坚韧都被看见、每份细致都发光的环境,最终汇聚成黑龙潭公园源远流长、清澈如许的蓬勃生机。”

“如果说黑龙潭是古城的绿肺,那么游客的笑容就是我们的勋章。”他对未来充满期待:“我愿成为永不停步的传承者,构建一个‘会呼吸的生命网络’,让黑龙潭的每片苔藓都与古城血脉相连,使生态不仅是景观,更是可触摸的历史、可对话的生命。”

多年来,他亲眼见证公司管护的绿地从无到有,织就140万平方米生态网络,黑龙潭也蜕变为城市地标。他依然放弃节假日,以匠心浇灌绿意,成为同事眼中的榜样,更是“生态筑基、美城惠民”使命的忠诚践行者。二十余载春秋,洪学武把对城市的爱,融进了每一寸绿意之中。

记者|马思雨

来源:丽江古城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