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齐鲁“抢秋”:从抢农时到抢未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09:26 1

摘要:齐鲁大地的“抢秋”,抢的是天时窗口期。秋粮成熟后若遇台风、连阴雨,极易霉变发芽,“抢收”就是保收成,这是老祖宗传下的生存智慧,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其意义早已超越农事本身,既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也是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更凝聚着“勤谨坚韧”的地域精

齐鲁大地的“抢秋”,抢的是天时窗口期。秋粮成熟后若遇台风、连阴雨,极易霉变发芽,“抢收”就是保收成,这是老祖宗传下的生存智慧,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其意义早已超越农事本身,既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也是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更凝聚着“勤谨坚韧”的地域精神。

今年的“抢秋”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从“人力硬拼”转向“智慧巧抢”。过去靠镰刀、靠经验,如今无人机巡田、智能农机上阵,还有财政应急资金托底,科技和政策成了“抢秋”的硬底气。面对罕见连阴雨,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精准调度履带式收割机、启用烘干设备,把损失降到最低。

对小城市而言,“抢秋”是发展的“金钥匙”。它既能通过保收稳农户收入,又能借机推广智慧农业技术,还能凝聚干群合力,更能打响地域农产品品牌,为乡村振兴攒足后劲。

滨州的“抢秋”宣传堪称样板,从小切口做实文章。在无棣县,农户手机APP里的玉米成熟度数据、田间穿梭的无人机,被拍成短视频,直观展现“科技替农抢活干”的场景;博兴县更实在,直接公布7处烘干点的电话地址,农技人员田间指导的画面通过本地媒体扩散,让农户少走冤枉路。这种不搞空泛口号、直击“抢收烘干”痛点的宣传,远比说教管用。

学经验,找位置。政府层面,得“精准服务+透明宣传”,提前公布农机调度电话、烘干点信息,把政策变成农户能摸到的帮助;企业可以借鉴“收烘储一体化”模式,把自身服务通过短视频、村头广播讲清楚;个人层面,农机手分享作业技巧,农户拍自家“智慧秋收”日常,普通人转发烘干点信息,都能让“抢秋”正能量扩散。

“抢秋”抢的是当下的收成,更是未来的希望。从滨州的田间智慧到齐鲁的协同作战,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正跑出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度,也筑牢了每座小城的发展根基。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