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当年在部队,战友用生命守护国土,今天我想把这段历史讲给大家听,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在邹平市黄山街道“红色宣讲进校园”活动现场,退役军人鲍长城声音铿锵,向某校师生们讲述他在部队的成长和历练。师生们专注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是对该街道创新宣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 “当年在部队,战友用生命守护国土,今天我想把这段历史讲给大家听,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在邹平市黄山街道“红色宣讲进校园”活动现场,退役军人鲍长城声音铿锵,向某校师生们讲述他在部队的成长和历练。师生们专注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是对该街道创新宣讲形式、让正能量浸润群众日常生活的最佳印证。
近年来,黄山街道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落脚点,不断探索理论宣讲的多元路径,通过建强宣讲队伍、拓展宣讲阵地、创新内容形式,打造出一系列有温度、有新意、有共鸣的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青春宣讲,让理论“燃”起来
“年前我刚到社区时,面对居民们的家长里短也曾手足无措。我们社区书记用‘不要怕犯错,年轻同志就要勇于尝试,基层工作就是要把大家的心捂热’这句话点醒了我——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岗位职责,而且是千家万户的信任。”近日,在“实干筑梦·青春飞扬”宣讲比赛中,社区工作者刘丹的分享引发了全体人员的深思。
告别“模式化”宣讲,这场“青春宣讲”不设讲稿、不念文件,青年干部们围绕“立足本职、干事创业”主题,畅谈奋斗感悟:有人讲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3个月的耐心沟通,化解了邻里之间长达10年的心结;有人分享自己在入户服务过程中的切身感受……这些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一线故事,让宏大叙事变得可亲可感。刚刚入职的黄文飒感动地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童心宣讲,让信念“强”起来
“我原本以为英雄离我们都很遥远,直到了解了邓稼先爷爷的故事,我才认识到,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就是了不起。”在黄山街道“我是祖国明星宣讲员”活动现场,12岁的王辛竹用清澈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着心中榜样的故事。
这番来自孩子的真挚感悟,正是黄山街道“童声讲理”育人工程的生动缩影。在这里,理论宣讲“跳”出了传统模式的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线下,宣讲团成员带领孩子们走进社区,听老战士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孩子们用童言稚语表达对英雄的崇高敬意;线上,由孩子们参与配音的原创动画视频,让英雄和榜样的故事在“云端”广泛传播。
品牌活动的带动效应持续扩大,除“我是祖国明星宣讲员”活动外,童心宣讲的清新之风早已吹遍各个社区:黄西社区连续举办“好声音”朗诵会,让孩子们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林苑社区成立“红领巾宣讲团”,鼓励孩子们用质朴语言礼赞家国,用心用情讲述国家发展大事以及身边暖心小事。这些各具特色的宣讲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这不仅是一次讲述,而且是一粒粒播撒进孩子们心中的种子。”月河社区党总支书记韩晓说,“我们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语言,让红色基因、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一位家长欣慰地说:“孩子看完了于敏先生的主题动画后,主动去查资料,还立志要成为像他那样的科学家。”
文艺赋能,让政策“暖”起来
“移风易俗,不是这也不让办、那也不让搞,而是要帮大家把辛苦钱花在刀刃上,让幸福生活更有文明内涵。”在广场舞大赛的舞台上,移风易俗主题快板节目用接地气的方言、生活化的比喻,把理论政策讲成了邻居间的知心话,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舞台旁的政策咨询区同样热闹,志愿者们用聊家常的方式,把防范诈骗知识编成顺口溜,将医保政策转化成群众心中的“明白账”。刚咨询完养老政策的沈艳春笑着说:“这么一说我全都懂了,这些政策都是为咱们老百姓着想。”
从青春奋斗的铿锵宣言,到童心向党的铮铮之音,再到民间文艺的生动演绎,黄山街道通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宣讲矩阵,成功打破了传统理论宣讲的“距离感”。“为了让党的好声音更好地浸润群众生活,我们重点把握好‘三个度’:宣讲内容有‘温度’,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形式有‘新度’,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对象有‘准度’,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我们将继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黄山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夏倩表示。
如今在黄山街道,理论宣讲已不再是单向的“输送”,而是双向的“滋养”,正以更具创意、更接地气的方式,把宏大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把抽象的政策转化为实际的举措,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共识,为建设和美黄山、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